|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前言 | 第8-17页 |
| ·天然色素概况与分类 | 第8-13页 |
| ·天然蓝色素概况 | 第9-10页 |
| ·国内外蓝色素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蓝色素形成机制 | 第11-12页 |
| ·蓝色素性质 | 第12-13页 |
| ·提高蓝色素色价的途径 | 第13-14页 |
| ·发酵条件的控制 | 第13页 |
| ·菌种突变 | 第13页 |
| ·链霉菌与其它微生物共培养 | 第13-14页 |
| ·天然蓝色素的应用 | 第14-15页 |
| ·天然色素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 第15页 |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第15-16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8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 ·实验菌种 | 第17页 |
| ·培养基 | 第17页 |
| ·实验设备、试剂及药品 | 第17-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8页 |
| ·菌落形态特征观察 | 第19-20页 |
| ·链霉菌的发酵培养及蓝色素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 ·链霉菌胞内色素提取条件的研究 | 第21页 |
| ·蓝色素性质的研究 | 第21-23页 |
| ·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23-25页 |
| ·发酵罐扩大培养 | 第25页 |
| ·共培养对天蓝色链霉菌所产色素的影响 | 第25-28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8-54页 |
| ·天蓝色链霉菌的菌落及形态学特征 | 第28页 |
| ·链霉菌胞内色素的提取 | 第28-31页 |
| ·醇浓度对蓝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29页 |
| ·水浴温度对胞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水浴时间对胞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0页 |
| ·提取次数对胞内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30-31页 |
| ·蓝色素的性质 | 第31-38页 |
| ·蓝色素的外观及光谱特征 | 第31页 |
| ·蓝色素的色泽变化 | 第31页 |
| ·蓝色素的溶解性 | 第31页 |
| ·不同因素对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 第31-38页 |
| ·摇瓶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8-45页 |
| ·摇瓶发酵过程中菌体生物量的变化及蓝色素的形成情况 | 第38页 |
| ·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第38-41页 |
| ·摇瓶中发酵参数的优化 | 第41-45页 |
| ·发酵罐扩大培养 | 第45页 |
| ·共培养对天蓝色链霉菌所产色素的影响 | 第45-54页 |
| ·不同辅助菌对链霉菌所产蓝色素的影响 | 第46页 |
| ·固体培养基上枯草芽孢杆菌对链霉菌所产蓝色素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对链霉菌所产蓝色素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枯草芽孢杆菌添加时间对链霉菌所产蓝色素的影响 | 第48-50页 |
| ·枯草芽孢杆菌菌体及其发酵液对链霉菌所产蓝色素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共培养对链霉菌发酵时间的影响 | 第51-54页 |
| 4 结论 | 第54-55页 |
| 5 展望 | 第55-56页 |
| 6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2-63页 |
| 8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