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缩略语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1. 引言 | 第13页 |
2. 蛹虫草概况 | 第13-16页 |
·蛹虫草简介 | 第13-14页 |
·蛹虫草的化学成分 | 第14-15页 |
·蛹虫草的人工培养 | 第15-16页 |
·蛹虫草的生物活性 | 第16页 |
3. 蛹虫草多糖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蛹虫草多糖来源 | 第17页 |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 | 第17-19页 |
·蛹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9-20页 |
·蛹虫草多糖的结构分析 | 第20-22页 |
·蛹虫草多糖的生物活性 | 第22-24页 |
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蛹虫草多糖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第26-54页 |
1. 引言 | 第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1页 |
·葡萄糖含量的标准曲线 | 第33-34页 |
·培养基组分对蛹虫草液体发酵的影响 | 第34-41页 |
·培养条件对蛹虫草液体发酵的影响 | 第41-44页 |
·Plackett-Burman实验因子设计结果 | 第44-46页 |
·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 | 第46-51页 |
·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51页 |
4. 讨论 | 第51-54页 |
第三章 蛹虫草粗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基本理化性质 | 第54-70页 |
1. 引言 | 第5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4-60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6页 |
·实验方法 | 第56-6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0-68页 |
·蛹虫草粗多糖经DEAE-cellulose-52离子交换柱分级纯化 | 第60-61页 |
·SepharoseCL-6B凝胶柱进一步分级纯化 | 第61-63页 |
·纯度鉴定 | 第63-65页 |
·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第65-66页 |
·IPS-3和EPS-3的理化性质 | 第66-67页 |
·IPS-3和EPS-3的化学组成分析 | 第67-68页 |
4. 讨论 | 第68-70页 |
第四章 蛹虫草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的结构表征 | 第70-92页 |
1. 引言 | 第7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0-74页 |
·实验材料 | 第70-72页 |
·实验方法 | 第72-7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4-89页 |
·多糖的红外光谱扫描 | 第74-75页 |
·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75-77页 |
·刚果红实验 | 第77-78页 |
·粒度分布变化 | 第78-81页 |
·紫外光谱分析 | 第81-85页 |
·扫描电镜(SEM)观察 | 第85-87页 |
·X-射线衍射 | 第87-88页 |
·热特性分析 | 第88-89页 |
4. 讨论 | 第89-92页 |
第五章 蛹虫草胞内多糖和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 第92-102页 |
1. 引言 | 第92-9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3-95页 |
·实验材料 | 第93页 |
·实验方法 | 第93-9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95-99页 |
·IPS-3和EPS-3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95-96页 |
·IPS-3和EPS-3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96-97页 |
·IPS-3和EPS-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 第97-98页 |
·IPS-3和EPS-3亚铁螯合能力的测定 | 第98-99页 |
·IPS-3和EPS-3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测定 | 第99页 |
4. 讨论 | 第99-10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1. 主要结论 | 第102-104页 |
2. 展望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6页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