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吃+X”类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调查问卷情况 | 第8-11页 |
第2章 “吃+X”类词汇所蕴涵的中国文化 | 第11-26页 |
·泛食主义 | 第11-12页 |
·“吃+X”的构词形式 | 第12-13页 |
·“吃+X”类词汇产生的原因 | 第13-14页 |
·“吃+X”类词汇所体现出的中国人价值观 | 第14-15页 |
·“吃+X”类词汇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 | 第15-19页 |
·形象思维 | 第16-17页 |
·含蓄性思维 | 第17页 |
·经济性思维 | 第17-19页 |
·“吃+X”类词汇的修辞手法 | 第19-21页 |
·借喻 | 第19页 |
·借代 | 第19-20页 |
·夸张 | 第20-21页 |
·“吃+X”类词汇体现的时代烙印 | 第21-22页 |
·“吃”的人文意义 | 第22-26页 |
·“吃”的审美特点 | 第22-23页 |
·“吃”是节日风俗的重要表现形式 | 第23-24页 |
·“吃”的精神价值 | 第24-26页 |
第3章 “吃+X”类词汇的对外汉语教学 | 第26-35页 |
·“吃+X”类词汇的教学方法 | 第26-30页 |
·情景语境法 | 第26-27页 |
·联想归纳法 | 第27-28页 |
·利用多媒体教学 | 第28-29页 |
·重视复习和练习 | 第29-30页 |
·“吃+X”类词汇的偏误类型 | 第30-32页 |
·开展“吃”文化讨论及实践课 | 第32-35页 |
·开展“吃”文化讨论及实践课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吃”文化专题讨论 | 第33-34页 |
·“吃”文化实践课 | 第34-35页 |
第4章 结语 | 第35-37页 |
·思考和建议 | 第35页 |
·不足之处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