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视唱练耳课教学概况 | 第9-16页 |
| 第一节 我国视唱练耳教学现状研究 | 第9-12页 |
| 一、国内视唱练耳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9-10页 |
| 二、国内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 第二节 国外视唱练耳教学的比较与借鉴 | 第12-13页 |
| 第三节 新时期视唱练耳教学的继承与发展 | 第13-16页 |
| 一、分级分类教学 | 第13-14页 |
| 二、教学、教材的内容建设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声乐专业与练耳学习内容的结合点教学意义与要求 | 第16-40页 |
| 第一节 音准 | 第16-22页 |
| 一、声乐专业音准学习的重要性 | 第16-18页 |
| 二、音准问题的成因 | 第18-19页 |
| 三、两种音准体系 | 第19-20页 |
| 四、音准与音乐各要素的关系 | 第20-22页 |
| 第二节 节奏 | 第22-28页 |
| 一、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 第22-24页 |
| 二、针对声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 第24-27页 |
| 三、针对声乐专业节奏训练的主要集中点 | 第27-28页 |
| 第三节 语言 | 第28-34页 |
| 一、声乐专业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 第28-29页 |
| 二、国内针对声乐语言的课程设置 | 第29-30页 |
| 三、视唱练耳课针对语言训练的目标:乐感自觉中的语言语感 | 第30-31页 |
| 四、声乐语言和歌唱的关系 | 第31-34页 |
| 第四节 多声部训练 | 第34-40页 |
| 一、多声部训练现状分析 | 第34-36页 |
| 二、声乐专业多声部训练的重要性 | 第36-37页 |
| 三、声乐演唱中多声部训练的培养内容 | 第37-40页 |
| 第三章 声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矫正与培养 | 第40-83页 |
| 第一节 音准问题的矫正与培养 | 第40-54页 |
| 一、正确的发声状态 | 第40-41页 |
| 二、视唱中影响音准的音乐各要素 | 第41-47页 |
| 三、以调式为基础的音准练习 | 第47-54页 |
| 四、内心的听觉预感 | 第54页 |
| 第二节 节奏训练的方法 | 第54-68页 |
| 一、节奏的基本训练 | 第54-64页 |
| 二、体态律动中的多声部立体节奏 | 第64-65页 |
| 三、多声部立体节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实践 | 第65-68页 |
| 第三节 声乐语言的课程实际运用方式 | 第68-75页 |
| 一、歌词朗诵训练:乐感自觉中的语感训练 | 第68-73页 |
| 二、看谱唱词 | 第73-75页 |
| 第四节 多声部训练方法 | 第75-83页 |
| 一、多声部视唱 | 第75-80页 |
| 二、多声部听记 | 第80-83页 |
| 结语 | 第83-85页 |
| 注释 | 第85-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