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歌唱法论文

论套曲《冬之旅》的声乐教学设计及其意义

中文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7-11页
 一、 本论文写作的缘起第7-8页
 二、 研究的创新性及意义第8-9页
 三、 所运用的理论及方法第9-11页
第一章 《冬之旅》的教学现状分析第11-14页
 第一节 《冬之旅》的教学现状第11-12页
 第二节 教学对象存在的问题第12-14页
第二章 套曲《冬之旅》的声乐教学设计第14-51页
 第一节 一二年级的教学设计及作品解析第14-34页
  一、 曲目选择与教学设计第14-18页
   1. 《虚幻的太阳》的教学设计第15页
   2. 《菩提树》的教学设计第15-16页
   3. 《冻泪》的教学设计第16页
   4. 《晚安》的教学设计第16页
   5. 《白发》的教学设计第16-17页
   6. 《泪洪》的教学设计第17页
   7. 《在河上》的教学设计第17页
   8. 《鬼火》的教学设计第17-18页
   9. 《休息》的教学设计第18页
   10. 《孤独》的教学设计第18页
   11. 《乌鸦》的教学设计第18页
  二、 教学作品解析第18-34页
   1. 《虚幻的太阳》第18-19页
   2. 《菩提树》第19-21页
   3. 《冻泪》第21-22页
   4. 《晚安》第22-24页
   5. 《白发》第24-26页
   6. 《泪洪》第26-27页
   7. 《在河上》第27-30页
   8. 《鬼火》第30-31页
   9. 《休息》第31-32页
   10. 《孤独》第32-33页
   11. 《乌鸦》第33-34页
 第二节 三四年级的教学设计及作品解析第34-50页
  一、 曲目选择与教学设计第35-39页
   1. 《路标》的教学设计第36页
   2. 《春梦》的教学设计第36页
   3. 《旅店》的教学设计第36页
   4. 《邮车》的教学设计第36-37页
   5. 《风信旗》的教学设计第37页
   6. 《最后的希望》的教学设计第37页
   7. 《在村庄里》的教学设计第37页
   8. 《凝结》的教学设计第37-38页
   9. 《勇气》的教学设计第38页
   10. 《暴风雨的早晨》的教学设计第38页
   11. 《回顾》的教学设计第38页
   12. 《幻觉》的教学设计第38-39页
   13. 《老艺人》的教学设计第39页
  二、 教学作品解析第39-50页
   1. 《路标》第39-40页
   2. 《春梦》第40-42页
   3. 《旅店》第42页
   4. 《邮车》第42-43页
   5. 《风信旗》第43-44页
   6. 《最后的希望》第44-45页
   7. 《在村庄里》第45页
   8. 《凝结》第45-46页
   9. 《勇气》第46-48页
   10. 《暴风雨的早晨》第48-49页
   11. 《回顾》第49-50页
 第三节 《冬之旅》名家演绎版本推荐第50-51页
  一、 Fischer-Dieskau 的 60 年代版,钢琴:Demus第50页
  二、 Fischer-Dieskau 的 1979 版,钢琴:Barenboim第50页
  三、 沈洋的 2006 版,钢琴:张亮第50-51页
第三章 套曲《冬之旅》的教学意义第51-54页
 第一节 有助于奠定男声的技术基础第51-52页
 第二节 有益于学生理解德奥艺术歌曲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乐专业之视唱练耳教学研究
下一篇:试析高师声乐教育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