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0页 |
| ·DHA 简介 | 第8页 |
| ·DHA 的生理功能和市场应用 | 第8-10页 |
| ·DHA 的生理功能 | 第8-9页 |
| ·DHA 的市场应用 | 第9-10页 |
| ·DHA 的来源 | 第10-13页 |
| ·DHA 的传统来源 | 第10页 |
| ·DHA 的非传统来源 | 第10-11页 |
| ·裂殖壶菌研究概况 | 第11-13页 |
| ·DHA 的生物合成途径 | 第13-15页 |
| ·传统的 FAS 合成途径 | 第13-14页 |
| ·以裂殖壶菌为代表的 PKS 合成途径 | 第14-15页 |
| ·DHA 油脂积累机制和代谢调控研究 | 第15-19页 |
| ·DHA 油脂积累机制 | 第15-17页 |
| ·DHA 的代谢调控研究 | 第17-19页 |
| ·立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立题意义 | 第19页 |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 ·材料 | 第20-21页 |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0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0页 |
| ·菌株和培养基 | 第20-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 ·菌株保藏 | 第21页 |
| ·菌株的培养 | 第21页 |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21页 |
| ·油脂提取和测定方法 | 第21-22页 |
| ·油脂甲酯化处理 | 第22页 |
| ·气相色谱分析 DHA 含量 | 第22-23页 |
| ·残糖含量测定方法 | 第23页 |
| ·外源添加物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诱变方法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5-48页 |
| ·油脂的提取与定量分析 | 第25-29页 |
| ·几种油脂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25页 |
| ·酸热-有机溶剂法提取油脂条件的优化 | 第25-27页 |
| ·工业上油脂提取方法的初步探究 | 第27-28页 |
| ·快速测定油脂含量方法的建立 | 第28-29页 |
| ·外源添加物对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SR21 发酵产 DHA 的影响 | 第29-35页 |
| ·种子生长曲线 | 第29-30页 |
| ·发酵周期 | 第30页 |
| ·生物素对产 DHA 的影响 | 第30-31页 |
| ·柠檬酸对产 DHA 的影响 | 第31页 |
| ·苹果酸对产 DHA 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洛伐他汀对产 DHA 的影响 | 第32-33页 |
| ·柠檬酸和洛伐他汀的相互影响研究 | 第33-34页 |
| ·多种外源添加物协同作用促进 DHA 合成 | 第34页 |
| ·外源添加物对 Schizochytrium limacinum SR21 脂肪酸分布影响 | 第34-35页 |
| ·高效诱变技术选育 DHA 高产菌株 | 第35-45页 |
| ·筛选方法的建立 | 第35-41页 |
| ·菌株选育流程 | 第41页 |
| ·诱变结果 | 第41-44页 |
| ·诱变系谱 | 第44页 |
| ·高产菌株 AU-1 的遗传稳定性 | 第44-45页 |
| ·外源添加物调控高产菌株 AU-1 发酵产 DHA | 第45页 |
| ·产 DHA 菌株的 5 L 发酵罐培养 | 第45-48页 |
| ·未添加外源添加物的 5 L 发酵罐培养 | 第46-47页 |
| ·添加外源添加物的 5 L 发酵罐培养 | 第47-48页 |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