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莽草酸的理化性质 | 第8页 |
·莽草酸及其衍生物的功能用途 | 第8-9页 |
·莽草酸的生产方法 | 第9-10页 |
·从植物中提取 | 第9页 |
·化学合成法 | 第9页 |
·微生物发酵法 | 第9-10页 |
·莽草酸途径 | 第10-11页 |
·中心途径代谢产物对莽草酸合成的影响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2-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4页 |
·材料 | 第16-18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16页 |
·主要试剂 | 第16页 |
·引物 | 第16-17页 |
·染色体与质粒 DNA 的提取试剂 | 第17-18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18页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4页 |
·大肠杆菌质粒 DNA 的提取 | 第18-19页 |
·大肠杆菌质粒 DNA(或 PCR 产物)的纯化 | 第19页 |
·大肠杆菌染色体 DNA 的提取 | 第19-20页 |
·大肠杆菌 JM109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20页 |
·电击转化 | 第20页 |
·利用 Red-Xer 重组系统删除基因 | 第20-22页 |
·定点突变基因 aroG 为 aroG* | 第22页 |
·重组大肠杆菌的构建 | 第22页 |
·重组大肠杆菌发酵实验 | 第22-23页 |
·发酵及代谢物分析 | 第23页 |
·其他细胞培养及分子操作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49页 |
·基因删除突变株的构建 | 第24-31页 |
·SA1 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 第24-26页 |
·SA2、SA3、SA4*、SA4 和 SA5 突变株的构建与鉴定 | 第26-31页 |
·莽草酸合成途径的强化 | 第31-35页 |
·定点突变 aroG 基因 | 第32-33页 |
·重组菌 SA5(pTH-aroG*)的构建 | 第33-34页 |
·重组菌 SA5(pTH-aroG*-ppsA)的构建 | 第34页 |
·重组菌 SA5(pTH-aroG*-ppsA-tktA)的构建 | 第34-35页 |
·重组菌生理特性与发酵性能的研究 | 第35-38页 |
·重组菌的生理特性研究 | 第35-37页 |
·重组菌的发酵性能研究 | 第37-38页 |
·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8-47页 |
·不同有机氮源对重组菌生长及产酸的影响 | 第38-39页 |
·酵母膏对重组菌细胞生长和莽草酸合成水平的影响 | 第39-40页 |
·蛋白胨对重组菌细胞生长和莽草酸合成水平的影响 | 第40-41页 |
·葡萄糖浓度对重组菌细胞生长和莽草酸合成水平的影响 | 第41-42页 |
·IPTG 浓度对重组菌细胞生长和莽草酸合成水平的影响 | 第42-43页 |
·发酵培养基的确定 | 第43-44页 |
·各菌株在优化后发酵培养基中的生长与发酵性能研究 | 第44-47页 |
·25 L 发酵罐发酵试验 | 第47-49页 |
主要结论 | 第49-50页 |
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