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概况 | 第7-9页 |
第二章 汉日同形词介绍 | 第9-19页 |
第一节 什么是汉日同形词 | 第9-10页 |
第二节 汉日同形词的产生背景 | 第10-11页 |
第三节 汉日同形词的比较 | 第11-16页 |
第四节 造成汉日同形词差异的原因 | 第16-19页 |
第三章 汉日同形词偏误类型分析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字形偏误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词义偏误 | 第20-22页 |
第三节 语法功能偏误 | 第22-26页 |
第四章 产生同形词偏误的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第一节 从学习者角度分析 | 第26页 |
第二节 从教师角度分析 | 第26-27页 |
第三节 从教材、工具书角度分析 | 第27-30页 |
第五章 教学策略 | 第30-34页 |
第一节 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 第30页 |
第二节 削弱学习者同形词意识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提高教师素质 | 第31-32页 |
第四节 改善教学方法 | 第32-33页 |
第五节 规范教材、工具书编写 | 第33-3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附录 | 第37-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