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戏剧音乐理论论文--歌剧、歌舞剧音乐论文

论歌剧《江姐》的音乐与表演特征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9-10页
第一章 中国歌剧发展概述第10-15页
 一、 中国歌剧发展的基本脉络第10-13页
  (一) 中国歌剧的萌芽与探索第10-11页
  (二) 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白毛女》第11-12页
  (三) 歌剧创作高潮再起——《洪湖赤卫队》、《江姐》第12页
  (四) 当代歌剧创作的巅峰——《原野》第12-13页
 二、 中国歌剧发展的基本特征第13页
 三、 歌剧《江姐》概述第13-15页
第二章 歌剧《江姐》的音乐特征第15-28页
 一、 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选取第15-16页
 二、 主题贯穿音乐手法的运用第16-20页
 三、 戏曲音乐元素的借鉴第20-24页
  (一) 板式的变化第20-22页
  (二) 帮腔的运用第22-23页
  (三) 清板和飞梆子的使用第23-24页
  (四) 传统伴奏手法的应用第24页
 四、 多种声乐演唱形式的运用第24-27页
  (一) 渲染环境、营造气氛的合唱与齐唱第24-26页
  (二) 揭示心境、展示性格的对唱与伴唱第26-27页
 注释第27-28页
第三章 歌剧《江姐》的表演特征第28-39页
 一、 以民族唱法为根基第28-34页
  (一) 字正腔圆第29-31页
  (二) 润腔的运用第31-34页
 二、 借鉴传统戏曲演唱特色第34-35页
  (一) 川剧高腔的运用第34页
  (二) 哭腔的运用第34-35页
  (三) 充分借鉴戏曲音乐中的道白第35页
 三、 吸收西洋声乐演唱技巧第35-37页
 四、 舞台的动作性第37-38页
 注释第38-39页
第四章 歌剧《江姐》的主要唱段分析第39-50页
 一、 优美、抒情的歌剧主题——《红梅赞》第39-41页
 二、 悲喜交加的殷切期盼——《绣红旗》第41-42页
 三、 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第42-46页
 四、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五洲人民齐欢笑》第46-50页
第五章 歌剧《江姐》带给中国歌剧发展的思考第50-51页
 一、 吸收戏曲音乐精华是中国歌剧发展的需要第50页
 二、 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需要是中国歌剧发展的客观条件第50页
 三、 在风格上形成特色,立足于民族走向世界第50-51页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斯美塔那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音乐探析
下一篇:由两首歌曲改编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