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7页 |
| ·国内对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对外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研究 | 第14-17页 |
|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 | 第14-15页 |
| ·将游戏教学活动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 第15-17页 |
| ·研究重点和方法 | 第17-19页 |
| ·研究重点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理论 | 第19-24页 |
|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概述 | 第19-21页 |
|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起源 | 第19页 |
| ·“生活形式”和“语言游戏说” | 第19-20页 |
| ·“生活形式”中的日常活动范例 | 第20-21页 |
| ·将“语言游戏说”应用于泰国大学汉语教学的意义 | 第21-24页 |
| ·教学目的 | 第21-22页 |
| ·教学内容 | 第22页 |
| ·教学方法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泰国大学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分析 | 第24-31页 |
| ·泰国大学汉语综合课特点及笔者问卷调查情况 | 第24-25页 |
| ·泰国大学汉语综合课教学现状 | 第25-27页 |
| ·泰国大学汉语综合课课堂教学方法分析 | 第25-26页 |
| ·泰国大学生对汉语综合课现状的评价 | 第26-27页 |
| ·汉语综合课上使用课堂活动教学的必要性 | 第27-29页 |
| ·泰国大学生对课堂活动的认识 | 第27-28页 |
| ·泰国大学生对于课堂使用各项活动的态度 | 第28-29页 |
| ·在泰国大学汉语综合课实施课堂活动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 ·泰国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 第29-30页 |
| ·与泰方负责人沟通实施教学设计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泰国大学综合课课堂活动设计方案 | 第31-49页 |
| ·教学活动设计 | 第31-32页 |
| ·教学对象及教材 | 第31页 |
| ·设计目的 | 第31页 |
| ·具体设计步骤 | 第31-32页 |
| ·各语言要素专项训练 | 第32-49页 |
| ·对在泰汉语教师访谈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 ·针对各语言要素的课堂游戏 | 第33-40页 |
| ·语音 | 第34-35页 |
| ·词汇 | 第35-36页 |
| ·语法 | 第36-38页 |
| ·汉字 | 第38-39页 |
| ·文化因素教学活动 | 第39-40页 |
| ·依据维特根斯坦理论的课堂活动设计 | 第40-49页 |
| ·“语言游戏说” | 第40-42页 |
| ·“意义即使用” | 第42-43页 |
| ·“生活形式” | 第43-45页 |
| ·唱歌、猜谜,开玩笑和解应用题 | 第45-47页 |
| ·将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 第47-49页 |
| 第五章 实施课堂活动教学的反馈与反思 | 第49-53页 |
| ·学生课堂行为反应分析 | 第49页 |
| ·学生课堂测验反馈对比 | 第49-50页 |
| ·学生访谈情况分析 | 第50-51页 |
| ·对教学设计的深层思考 | 第51-53页 |
| 结语 | 第53-55页 |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53页 |
| 本研究的贡献 | 第53-54页 |
|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 第58-69页 |
| 附录一:中、泰文调查问卷 | 第58-63页 |
| 附录二:访谈问题目录 | 第63-66页 |
| 附录三:部分教学成果展示(学生装订的《蜡笔小新》翻译版和案例中综合写作练习)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