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软着陆三维视景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视景仿真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视景仿真概述 | 第10-12页 |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2-13页 |
|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2章 月球软着陆视景仿真系统总体架构 | 第14-24页 |
| ·系统分析 | 第14-17页 |
| ·演示系统设计目标 | 第14页 |
| ·演示系统功能分析 | 第14-15页 |
| ·软着陆过程分析 | 第15-16页 |
| ·演示内容划分 | 第16-17页 |
| ·仿真演示系统总体架构 | 第17-19页 |
| ·高层体系结构HLA | 第17-19页 |
| ·月球软着陆综合仿真演示验证系统 | 第19页 |
| ·仿真演示系统体系结构 | 第19页 |
| ·仿真演示系统软硬件构成 | 第19-23页 |
| ·操作系统与硬件配置 | 第19-21页 |
| ·软件开发环境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视景仿真系统三维模型构建 | 第24-39页 |
| ·视景仿真三维模型 | 第24-26页 |
| ·视景仿真三维模型特点 | 第24页 |
| ·模型设计要求 | 第24-25页 |
| ·仿真系统模型组成 | 第25页 |
| ·模型建立流程 | 第25-26页 |
| ·视景仿真建模中关键技术 | 第26-29页 |
| ·消隐技术 | 第26-27页 |
| ·层次细节技术LOD | 第27-28页 |
| ·纹理映射技术 | 第28-29页 |
| ·月球软着陆仿真演示系统模型构建 | 第29-38页 |
| ·仿真建模平台Multigen Creator | 第29-30页 |
| ·月球三维模型构建 | 第30-32页 |
| ·探测器三维模型构建 | 第32-35页 |
| ·月球漫游车三维模型构建 | 第35-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月表三维地形建模及其可视化 | 第39-53页 |
| ·三维地形可视化 | 第39-40页 |
| ·三维地形可视化基本概念 | 第39页 |
| ·三维地形建模及其可视化流程 | 第39-40页 |
| ·三维地形建模原理 | 第40-45页 |
| ·数字地形模型 | 第40-41页 |
| ·数字高程模型 | 第41-43页 |
| ·Delaunay三角网生成算法 | 第43-45页 |
| ·月表三维地形可视化建模 | 第45-52页 |
| ·基于Creator的地形建模 | 第45-46页 |
| ·月表地形模型设计 | 第46-47页 |
| ·月表高程数据获得 | 第47-49页 |
| ·地形转化算法 | 第49-51页 |
| ·应用地形纹理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5章 月球软着陆仿真演示系统的实现 | 第53-70页 |
| ·基于Vega Prime的视景仿真实时驱动 | 第53-56页 |
| ·仿真驱动开发环境Vega Prime | 第53-54页 |
| ·仿真驱动程序流程 | 第54页 |
| ·仿真演示系统三通道实现 | 第54-56页 |
| ·仿真演示系统模型驱动 | 第56-64页 |
| ·仿真演示系统中坐标转换 | 第57-58页 |
| ·仿真演示系统中视点 | 第58-60页 |
| ·基于粒子系统的通信信号特效 | 第60-63页 |
| ·基于碰撞检测的月球车月表巡游 | 第63-64页 |
| ·实时仿真演示中数据传输 | 第64-66页 |
| ·仿真演示中数据传输机制 | 第64页 |
| ·仿真演示中数据处理 | 第64-66页 |
| ·月球软着陆仿真演示系统运行结果 | 第66-69页 |
| ·仿真演示系统与HLA联调 | 第66-67页 |
| ·月球软着陆各阶段效果图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