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论文

植入式中枢神经恢复系统及其刺激电路的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课题介绍第9-10页
   ·论文结构第10-11页
第一章 生物基础知识第11-19页
   ·神经元和神经电信号第11-16页
     ·神经元和神经元间信号传导第11-12页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第12-13页
     ·外加刺激对于膜电位的影响第13-15页
     ·膜电位的传输(扩散)第15-16页
   ·中枢神经系统第16-18页
     ·中枢神经系统第16页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第16-17页
     ·中枢神经损伤的生物学修复方法第17-18页
   ·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微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第19-24页
   ·集成电路技术和片上系统第19-20页
   ·CMOS 工艺和MOSFET 特性第20-22页
     ·CMOS 工艺第20-21页
     ·MOSFET 特性第21-22页
   ·生物电子系统第22-23页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系统介绍和设计第24-34页
   ·植入式中枢神经功能恢复系统第24-25页
   ·系统与神经的接口第25-29页
     ·神经电极第25-27页
     ·神经电极选择第27-29页
     ·脊髓神经模型第29页
   ·信号检测电路第29页
   ·信号处理电路第29-30页
   ·功能电刺激电路第30-34页
     ·概述第30-32页
     ·设计框图第32-34页
第四章 实验电路设计第34-52页
   ·子系统第34-36页
     ·设计框图第34-35页
     ·设计指标第35-36页
   ·实验电路设计第36-43页
     ·运算放大器第36-38页
     ·刺激电路设计和仿真结果第38-42页
     ·多通道刺激电路的实现第42-43页
   ·印刷电路板设计第43-45页
     ·PCB 设计流程第43-44页
     ·PCB 设计技巧第44-45页
   ·实验箱的设计第45-47页
     ·概述第45页
     ·内部电路和面板设计第45-47页
     ·实验箱实物图第47页
   ·测试结果第47-52页
     ·测试仪器第47-48页
     ·实物照片第48-52页
第五章 集成电路设计第52-76页
   ·概述第52页
   ·基本原理第52-61页
     ·基本的CMOS 管特性第52-53页
     ·放大级的分析第53-55页
     ·输出级的分析第55-60页
     ·ESD 设计第60-61页
   ·电路分析第61-65页
     ·输入级和增益级第62-64页
     ·输出级第64-65页
   ·仿真结果第65-69页
     ·总体性能第66页
     ·直流分析第66页
     ·交流分析第66-67页
     ·瞬态分析第67-68页
     ·工艺角分析第68页
     ·温度性能分析第68页
     ·负载特性分析第68-69页
   ·版图设计第69-71页
     ·寄生参数第69页
     ·闩锁效应第69页
     ·互联线第69-70页
     ·叉指晶体管第70页
     ·对称性第70-71页
     ·版图第71页
   ·测试结果第71-76页
     ·芯片照片和测试环境第72页
     ·不同输入信号的电路输出第72-74页
     ·闭环特性第74页
     ·工作电压第74-75页
     ·结论第75-76页
第六章 动物实验第76-86页
   ·概述第76-77页
   ·实验准备第77-80页
     ·实验平台第77页
     ·软件和程序设计第77-80页
   ·实验过程第80-82页
   ·实验和分析第82-85页
     ·第一次动物实验第82-83页
     ·第二、三次动物实验第83-85页
   ·结论第85-86页
第七章 总结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致谢第94-95页
硕士阶段论文发表情况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工神经网络在大坝安全监控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大豆蛋白基复合型可食性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