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
--
白血病
--
急性白血病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遗传学异常
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沉默HMGA2对HL-60细胞增殖及CCNB2、CCNA2表达的影响
阳离子脂质体包裹可溶性蛋白诱导抗急性白血病CTL的实验研究
P-糖蛋白与乳腺癌耐药蛋白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
急性白血病Bcl-2、Bax测定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联合药敏试验与临床应用研究
Fas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PAC-1、CD62p表达研究分析
EphB4基因甲基化异常与儿童ALL发病的临床研究
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A和TA方案治疗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Survivin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AML1a对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在白血病中的致病作用研究
92例儿童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疗效及预后因素
沉默DOT1L基因对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增殖的影响
比较FLT3-ITD阳性与阴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特征及疗效
PV-杀白细胞素(PVL)S组分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THP-1细胞株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CEBPA及DNMT3A基因突变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Annexin II高表达的分子机制
MSI2-NOTCH1通路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及丙戊酸钠对其作用研究
绿色瘤为首发症状的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黄芪多糖诱导的DC联合CIK对白血病K562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PM1、FLT3和C-KIT基因突变的检测及预后分析
AA与DA方案治疗中、老年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CLL-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后微小残留病与预后的关系
CD56阳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MAPK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
自噬基因Atg3和Atg5在儿童急性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检测及功能初步研究
中国AML患者常见基因突变分析及AML耐药性的细胞学机制研究
S100A8和S100A9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和实验研究
MiR-34b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甲基化调控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CD133-2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初步研究
化疗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代谢近期影响的初步探讨
DLK1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T-ALL细胞的影响
Fat-1基因延缓急性白血病作用的机制研究
柔红霉素对HL-60敏感细胞microRNA-21等五种microRNAs表达的影响
鞘内注射微量长春新碱血液肿瘤患儿16例5年随访分析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新融合基因TBLR1-RARα的功能和致病机制研究2、转录因子AML1结合位点及转录调控的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儿MTHF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辛伐他汀单独或联合阿糖胞苷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增殖和凋亡影响的研究
核心结合因子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细胞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锌指蛋白A20在急性髓性白血病树突状细胞中的作用
单体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FLT3激酶活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抑制剂的筛选
以皮疹为首发的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回顾
大剂量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急性白血病并发静脉血栓33例临床分析
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