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皮肤肿瘤
C-erbB-2和EGFr在脂溢性角化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皮肤恶性黑素瘤并发白癜风病例报告
三氧化二砷对小鼠黑素瘤的抗肿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黑素瘤细胞凋亡、外毛根鞘无色素性黑素细胞分离培养以及黑素细胞树突体系的研究
EB病毒及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与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
毛发上皮瘤23例临床病理分析
原位杂交检测鲍温样丘疹病及Bowen病中HPV16DNA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反义VEGF165基因治疗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多发性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维甲酸对小鼠B16F10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mRNA表达的调控
恶性黑素瘤致病机制的研究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分类探讨和免疫组化研究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4~(ARF)、p53、Mdm2和E2F-1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皮肤毛细血管瘤的光动力学治疗及其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p27~(kip1)、周期蛋白E在鲍温病及皮肤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中国西部两大医院皮肤恶性肿瘤20年回顾
早期蕈样肉芽肿临床分析
Ⅳ型胶原酶及其特异抑制物在皮肤鳞状细胞癌表达的研究
5-脂氧合酶抑制剂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转移的抑制作用
α-干扰素基因疗法治疗人黑色素瘤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PTEN基因诱导表达后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克隆株VEGF变化的实验研究
蕈样肉芽肿和B细胞淋巴瘤T细胞抗原受体γ基因重排的研究
蕈样肉芽肿与HSV-1、HSV-2、EBV、HCMV及HHV-8相关性的研究
CD44V5、Ki-67在皮肤恶性黑色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基底细胞癌的凋亡活性及Bcl-2、Bax蛋白表达:一项原位末端标记和免疫组化研究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基底细胞癌的自发凋亡及其微环境的研究
蕈样肉芽肿的端粒酶及P53与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
乙酰乳香酸(BC-4)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及黑色素瘤细胞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基底细胞癌Bcl-2、Bax、Bcl-xl蛋白免疫组化表达的定量研究
PTEN/MMAC1/TEP1肿瘤抑制基因在人恶性黑色素瘤中的研究及其意义
病毒载体介导的HyTK基因转移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用IL-2转基因B16黑色素瘤瘤苗与特异性CTL细胞进行小鼠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
CXCR4基因沉默对黑色素瘤侵袭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Livin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FHTT、caspase-3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熊果酸对人皮肤鳞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小鼠黑色素瘤B16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Fas/FasL、增殖细胞核抗原及细胞凋亡与人恶性黑色素瘤的关系
黑色素瘤细胞裂解物联合C型CpG ODN的抗肿瘤作用
MITF、S-100蛋白、HMB45在黑素瘤及色素痣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对血管生成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肝素修饰物对αIIbβ3整合素介导的黑色素瘤细胞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影响
Ezrin/p-ezrin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及BAI抑制A431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机制
皮肤恶性黑素瘤中uPA、MMP-9基因甲基化的相关研究
AQP3在皮肤肿瘤中的表达水平研究
不同标记朗格汉斯细胞在基底细胞癌皮损中的表达与比较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RUNX3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原发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病理、TCR基因重排研究及JunB表达的探讨
初探皮肤镜在部分非黑素皮肤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HPSE-1和VEGF的相互上调:一种触发恶性黑素瘤进展的新型机制
Wnt/Ca2+信号途径在黑素瘤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