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
三尖杉酯碱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蛋白质组研究
同基因BMT后CpG+GM-CSF抗小鼠白血病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对三尖杉酯碱诱导HL-60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白血病患者围骨髓移植期全血锌铜铁硒变化与血糖、血清酶和口腔并发症关系的研究
三氧化二砷联合GM-CSF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分化作用研究
蟾蜍灵增强ATRA对APL原代培养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中p15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小儿急性白血病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与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P-糖蛋白表达及功能的检测
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中p16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支链饱和脂肪酸13—甲基肉豆蔻酸诱导人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机制
一种新的Bcl-2反义硫代磷酸寡脱氧核苷酸(F951)治疗人恶性淋巴瘤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实验研究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急性白血病耐药相关基因表达及其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脾脏恶性肿瘤18例分析
烷化溶血磷脂体外净化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研究
癌基因MDM2和抑癌基因P53的表达与儿童非何杰金淋巴瘤关系的研究
MDR1基因在白血病化疗中疗效及骨髓保护的研究
转移野生型p53基因治疗血液肿瘤细胞株K562的体外研究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的作用研究
川芎嗪干预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研究
CD40信号对恶性B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在白血病耐药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急性白血病凋亡因子及多药耐药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Gp130及相关分子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及树突状细胞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
TRAIL对急性白血病细胞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同基因骨髓混合G-CSF动员的H-2半相合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抗白血病效应的实验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可溶性L-选择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儿童急性白血病Bcl-2、p16和PCNA表达研究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2-MG、CD44、Npt水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患者血浆可溶性CD44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IGF-Ⅰ、IGF-BP3、GH水平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及三氧化二砷对其表达的调控
成人急性双表型白血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脐血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抗白血病细胞毒效应
BCL—2、BAX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Bcl-2mRNA反义药物的设计和白血病细胞药物敏感性研究
弥漫性大细胞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PTEN基因突变的研究
粒血康胶囊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AML-M2a细胞诱导克隆性增殖TCRVβ亚家族T细胞的实验研究
HC56基因对淋巴瘤/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的研究
白介素12诱导白血病T淋巴细胞凋亡及对FasL通路信号传导影响的研究
人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来源的树突样细胞诱导的CTL体内外作用研究
乳腺癌耐药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木黄酮、三氧化二砷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c-kit R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因素的生存研究
EB病毒与T细胞淋巴瘤关系的研究--①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② EB病毒诱发T细胞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③ T细胞淋巴瘤体外细胞系的建立
甲异靛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原代细胞及急性白血病细胞系体外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
上一页
[106]
[107]
[108]
[109]
[1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