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
三丁酸甘油酯诱导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分化、凋亡及其机理的研究
CD40信号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人红白血病转基因多药耐药细胞K562/MDR耐药性的逆转及机制的研究
As2O3与苦参碱联合逆转人白血病细胞K562/ADM阿霉素耐药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
三氧化二砷等药物对K562细胞株端粒—端粒酶系统作用机制的研究
多发性骨髓瘤中p15基因甲基化及去甲基化治疗的研究
抗白灵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
21号染色体畸变与恶性血液病发生机制的研究
淋巴瘤、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与人类疱疹病毒8的相关性研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研究
白血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成人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分型的临床研究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EB病毒LMP-1、Wnt信号通路的β-cat及其靶基因c-my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功能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
WT1反义寡核苷酸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
造血系肿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检测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2号染色体错配修复基因连锁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急性白血病9号染色体微卫星复制错误的研究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的研究
荧光定量RT—PCR检测白血病bcr/abl mRNA
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在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和内皮细胞黏附中的作用
急性白血病NO、NOS、VEGF、IL-6、IFN-γ、血小板膜糖蛋白及RP水平研究及临床意义
EB病毒感染与淋巴瘤基因组不平衡改变的研究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GM-CSF基因治疗白血病的实验研究
利用组织芯片研究MALT型淋巴瘤中细胞周期与凋亡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Fas/Apo-1、P-gp和mdr1在急性白血病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白血病肺浸润的高分辨率CT表现观察
白介素-1β及黏附分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p53、Rb及其通路相关基因p14ARF和p16INK4a、p33ING1b在t(8;21)AML中的表达及意义
荧光定量PCR检测白血病WT1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MAPK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非霍奇金淋巴瘤血清bFGF水平及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VEGF、bF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VEGF特异性反义寡脱氧核苷酸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
PTD介导BCR/ABL蛋白细胞转导及免疫原性的研究
纤维连接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耐药形成中的作用
实时定量PCR监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反应停治疗和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
套细胞淋巴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
核酶和RNA干扰靶向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实验研究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对自体白血病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小檗胺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外及体内实验研究
天津市儿童白血病的流行状况和危险因素研究
Bcl-2和Ki-67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中的作用
霉酚酸诱导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MOLT-4凋亡的作用
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IκB-α,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的研究
抗人端粒重复序列结合因子(hTRF1~(33-277))单克隆抗体的鉴定以及在急性白血病和肾脏肿瘤中的应用研究
紫杉醇联合阿霉素、阿糖胞苷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和TCR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及凝胶扫描技术初步研究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