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论文

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研究

1 导论第1-21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15-17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17页
   ·本文的体系结构安排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9-21页
2 中小企业及中小型跨国公司界定第21-32页
   ·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评价第21-25页
     ·中小企业的定量界定及其评价第21-24页
     ·中小企业的定性界定及其评价第24-25页
   ·中国中小企业的界定及其评价第25-28页
     ·中国中小企业的历史考察第25-27页
     ·新旧标准划型的异同第27页
     ·中国中小企业界定的评价第27-28页
   ·中小型跨国公司标准界定第28-32页
     ·跨国公司的一般界定第28-30页
     ·中小型跨国公司界定第30-32页
3 对外投资理论的创立与发展第32-46页
   ·传统对外投资理论第32-35页
     ·早期跨国投资理论的成就第32-34页
     ·折衷理论的形成第34-35页
   ·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理论研究第35-39页
     ·对外投资周期理论第36页
     ·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第36-37页
     ·技术积累--技术改变的演进理论第37-38页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第38-39页
   ·中小型跨国公司理论的兴起第39-42页
   ·国际投资理论的新发展第42-46页
4 世界各国推动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经验与启示第46-54页
   ·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提供资金援助第46-48页
   ·为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信息、咨询等服务第48-49页
   ·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第49-50页
   ·加强对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问题的研究与设计第50-51页
   ·较为完善的制度建设第51-52页
   ·对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借鉴与启示第52-54页
5 “走出去”与“国际化”: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第54-68页
   ·“走出去”战略:内涵及意义第54-58页
     ·“走出去”战略的内涵第54-55页
     ·全面理解“走出去”战略第55-56页
     ·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义第56-58页
   ·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必然性及可能性第58-63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性第58-60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可能性第60-63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机遇与挑战第63-68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小企业的机遇与挑战第63-64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重大影响第64-68页
6 企业跨国经营:历史演进、动因、规模及差异第68-81页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历史演进第68-70页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萌芽阶段(改革开放以前)第68-69页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1979~1986)第69页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迅速发展阶段(1987~1990)第69页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升级阶段(1991~至今)第69-70页
   ·当前中国加快企业跨国经营的动因第70-73页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第71-72页
     ·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第72-73页
     ·拉动中国外贸出口增幅回升第73页
     ·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已经具备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第73页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规模、特征与差距第73-81页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规模第74-76页
     ·中国海外投资企业的特征第76-79页
     ·中国跨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的差距第79-81页
7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优势及障碍第81-93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动因第81-82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优势第82-86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障碍因素第86-93页
8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环境评估第93-104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环境评估模式第93-100页
     ·跨国经营投资环境体系的划分与评价原则第93-94页
     ·跨国经营环境评估模式第94-97页
     ·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环境评估模型第97-100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国际环境第100-101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面临的国内环境第101-104页
9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方式第104-117页
   ·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理论及其阶段划分第104-109页
     ·企业国际化的相关经济理论第104-108页
     ·企业国际化的阶段划分第108-109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109-112页
   ·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策略选择第112-114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方式选择第114-117页
     ·以出口进入方式作为基本选择第114页
     ·以投资进入方式作为最终选择第114-115页
     ·以技术进入作为中间选择第115-117页
10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第117-131页
   ·企业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理论基础第117-121页
     ·区位论的基本内容及实践意义第117-119页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区位选择导向第119-120页
     ·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区位选择导向第120页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及其区位选择第120-121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第121-126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第126-131页
     ·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第126-128页
     ·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跨国投资第128-129页
     ·加快投资于东欧地区和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第129-131页
11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产业选择第131-140页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第131-132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产业选择基准第132-135页
     ·资源保障导向基准第132-133页
     ·市场导向基准第133页
     ·产业结构导向基准第133-135页
     ·学习与技术寻求导向基准第135页
   ·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产业选择第135-140页
     ·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跨国投资的突破点第135-136页
     ·适当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第136-137页
     ·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比重,形成并发展服务业的国际化体系第137-140页
12 企业集群与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第140-156页
   ·企业集群的内涵界定、理论渊源及特征第140-143页
     ·集群的内涵界定第140-141页
     ·企业集群的理论渊源及其述评第141-142页
     ·企业集群的特征第142-143页
   ·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体现第143-147页
     ·生产成本优势第143-144页
     ·区域营销优势第144-145页
     ·技术创新优势第145页
     ·核心能力优势第145-146页
     ·生产效率优势第146页
     ·激励竞争优势第146-147页
   ·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必然性及形成条件第147-150页
     ·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必然性第147-148页
     ·中小企业集群化的形成条件第148-150页
   ·公共政策支持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第150-156页
     ·优化集群型企业的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第151页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第151页
     ·发展市场中的精致需求第151-152页
     ·加快中小企业集群步伐,促进研究开发与市场开拓一体化第152-153页
     ·建立中小企业集群与大企业之间的协作体系第153-154页
     ·培育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独特区域文化第154-155页
     ·完善区域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竞争环境第155页
     ·推动国际化,有限保护国内市场第155-156页
13 政府支持与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第156-169页
   ·加快完善中国境外投资立法第156-160页
   ·完善境外投资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第160-165页
   ·加大海外直接投资的外交支持力度第165-167页
   ·完善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服务体系建设第167-169页
14 战略技术联盟与中小企业跨国竞争力提升第169-183页
   ·企业战略技术联盟的内涵、特征及形式第169-173页
     ·企业战略技术联盟的内涵界定第169-170页
     ·企业战略技术联盟的特征第170-171页
     ·企业战略技术联盟的形式第171-173页
   ·企业战略技术联盟的基本动因第173-175页
     ·获取与企业核心技术相关的上、下游技术和新技术的需要第173页
     ·技术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促使跨国企业战略技术联盟第173页
     ·适应网络竞争的需要第173-174页
     ·促进研究与开发,规避经营风险第174-175页
     ·技术联盟能使企业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并整合他人的技术能力第175页
     ·知识的合作生产与利用促使企业加快技术联盟第175页
   ·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特点及技术联盟的内容第175-178页
     ·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特点第175-176页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的内容第176-178页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及技术联盟的措施第178-183页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第178-179页
     ·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的措施选择第179-183页
15 结论、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第183-185页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183-184页
   ·本文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地方第184-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199页
致谢第199-200页
附录第200-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启元药业全面成本管理体系设计
下一篇:八位嵌入式RISC MCU IP核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