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社会背景和意义定位 | 第1-18页 |
(一)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社会背景 | 第8-15页 |
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1页 |
2、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状分析及全方位探源 | 第11-15页 |
(1)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2)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全方位探源 | 第12-15页 |
(二) 再就业工程的意义定位 | 第15-18页 |
1、 再就业工程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2、 再就业工程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二、 实施再就业工程存在问题及症结分析 | 第18-29页 |
(一) 再就业工程政策措施的盲目性和再就业观念陈旧 | 第18-20页 |
(二) 下岗职工素质偏低及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 第20-25页 |
(三)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 | 第25-29页 |
三、 实施再就业工程坚持的原则及发展战略 | 第29-38页 |
(一) 实施再就业工程应坚持的原则 | 第29-31页 |
1、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原则 | 第29-30页 |
2、 坚持社会稳定原则 | 第30页 |
3、 坚持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相一致原则 | 第30-31页 |
(二)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发展战略 | 第31-38页 |
1、 重视政策理论探讨及再就业观念的转变是再就业工程的前提条件 | 第31-33页 |
2、 加强职业培训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是再就业工程的关键环节 | 第33-36页 |
3、 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是再就业工程的重要保证 | 第36-38页 |
四、 实施再就业工程的理性思考 | 第38-44页 |
(一) 谁给失业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 | 第38-39页 |
(二) 从经济全球化视角认识再就业工程 | 第39-40页 |
(三) 从公平、效率角度审视再就业工程 | 第40-42页 |
(四) 再就业工程前景展望 | 第42-44页 |
注 释 | 第44-46页 |
参考书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