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东北大学本科生公民意识状况的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0-12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6页
     ·国内关于本科生公民意识研究状况第12-14页
     ·国外公民意识研究状况第14-15页
     ·简要评价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访谈法第16页
     ·问卷法第16-17页
   ·创新点、重点及难点第17-18页
     ·创新点第17页
     ·重点及难点第17-18页
第2章 本科生公民意识基本内涵及主要内容第18-23页
   ·公民意识的涵义第18页
   ·臣民意识、群众意识、人民意识与公民意识的比较分析第18-19页
     ·臣民意识与公民意识第18-19页
     ·群众意识与公民意识第19页
     ·人民意识与公民意识第19页
   ·公民意识的实质第19-21页
     ·公民意识是公民主体的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意识第19-20页
     ·公民意识是人类对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性的、系统的认知和自觉第20页
     ·公民意识是在宪政体制下形成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现代民众意识第20-21页
   ·本科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本科生公民意识的内涵第21页
     ·本科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3章 东北大学本科生公民意识现状分析第23-46页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第23-24页
     ·调查问卷的编制第23页
     ·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23页
     ·量表的施测第23-24页
   ·本科生公民意识现状调查结果分析第24-46页
     ·本科生的主体意识特点第24-28页
     ·本科生的法治意识特点第28-31页
     ·本科生的参与意识特点第31-34页
     ·本科生的权利意识特点第34-38页
     ·本科生的义务意识特点第38-41页
     ·本科生公民意识现状的总体评价第41-46页
第4章 东北大学本科生公民意识现状的成因第46-53页
   ·道德、文化因素的影响第46-47页
     ·社会道德的失衡弱化了本科生的公民意识第46-47页
     ·传统政治文化抑制了本科生公民意识的生成第47页
     ·西方消极文化的潜入不利于本科生公民意识的培育第47页
   ·经济因素的影响第47-48页
     ·市场经济的两面性造成本科生公民意识的中间状态第48页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限制了本科生公民意识生成的物质条件第48页
   ·法律、政治因素的影响第48-50页
     ·法律制度不健全致使本科生参与意识弱化第48-49页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堵塞了本科生政治参与的渠道第49-50页
   ·学校教育体制的影响第50-51页
     ·学校公民教育错位,降低本科生的公民意识认同感第50页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淡化了本科生的优秀公民意识第50-51页
   ·本科生自身因素的影响第51-53页
     ·本科生公民知识缺乏,影响对公民意识的正确认知第51页
     ·本科生认知能力不完善,影响对公民角色准备第51-53页
第5章 提升东北大学本科生公民意识的建议第53-60页
   ·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为本科生公民意识的生成奠定引导机制第53-54页
     ·发展经济,充实本科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物质基础第53-54页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本科生公民意识生成的引导机制第54页
   ·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为本科生公民意识的生成奠定法治引导第54-55页
   ·稳步推进民主政治,为本科生公民意识的生成提供制度引导第55-56页
     ·拓宽本科生政治参与渠道,完善大学生的政治参与途径第55页
     ·继续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建构本科生公民意识扩展的制度保障第55-56页
   ·加大社会的宣传力度,为本科生公民意识培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第56页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宣传教育功能,提升本科生公民意识第56页
     ·重视大众传媒对本科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潜移默化影响第56页
   ·发挥学校在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作用,为公民意识生成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第56-58页
     ·弘扬主流政治文化,抵御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第56-57页
     ·实施好本科生公民意识的知识教育,注重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第57-58页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公民意识培养方面的优势第58页
   ·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本科生的政治参与意识第58-60页
     ·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增强其政治主体意识第58-59页
     ·引导社团活动,发挥社团对本科生公民意识的强化作用第59-60页
第6章 结论第60-62页
   ·东北大学本科生的公民意识现状处于中间状态第60页
   ·道德因素成为影响东北大学本科生公民意识的首要因素第60页
   ·党团组织和社团活动是本科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新特点第60页
   ·论文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8页
致谢第68-69页
作者简介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省委党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下一篇:教育技术有效支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