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基层政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论文结构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7-25页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特点及危害 | 第17-19页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 | 第17页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 第17-18页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 第18-19页 |
·危机及危机的生命周期"F"模型 | 第19-22页 |
·危机的含义 | 第19页 |
·危机的生命周期"F"模型 | 第19-21页 |
·突发公共事件与危机的关系 | 第21-22页 |
·应急管理 | 第22-25页 |
·应急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 第22页 |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及运作机制 | 第22-25页 |
第3章 黑山县禽流感应急管理案例 | 第25-31页 |
·黑山县概况 | 第25页 |
·禽流感发生的四个阶段 | 第25-27页 |
·征兆期 | 第25-26页 |
·发作期或爆发期 | 第26页 |
·高峰期和延续期 | 第26页 |
·衰退期和病愈期 | 第26-27页 |
·防控工作采取的措施 | 第27-31页 |
·成立了防控工作总指挥部,建立应急管理体系 | 第27页 |
·封锁部分疫点、疫区和县界 | 第27页 |
·坚决扑杀疫区内的所有家禽 | 第27-28页 |
·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个别落实不到位 | 第28页 |
·对发生禽流感地区扑杀家禽的损失,给予部分补偿 | 第28页 |
·加强医学监控,确保人不被感染 | 第28页 |
·多方参与,开展群防群控 | 第28页 |
·筹集物资,保障防控所需的重点物质 | 第28-30页 |
·明确责任分工,加大督查力度,严惩失职干部 | 第30-31页 |
第4章 基层政府应急管理问题分析 | 第31-37页 |
·征兆期,缺乏规范的可操作预案系统和制度保障 | 第31-33页 |
·缺乏规范可操作的应急预案系统 | 第31-33页 |
·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 第33页 |
·发作期,各项保障不足、各个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 | 第33-35页 |
·保障工作不足 | 第33-34页 |
·职责分工不明确,运行机制不完善 | 第34-35页 |
·延续期,缺乏对大众的心理救助 | 第35-36页 |
·痊愈期,未能对受灾群众及时给予赔偿 | 第36-37页 |
第5章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 | 第37-51页 |
·建立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常态机制 | 第37-40页 |
·加强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 | 第37-38页 |
·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各项保障 | 第38-39页 |
·搞好突发事件应对训练 | 第39-40页 |
·建立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 | 第40-44页 |
·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理指挥体系和动员机制 | 第40-42页 |
·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应急反应队伍 | 第42-43页 |
·建立高效的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机制 | 第43-44页 |
·及时全面的报告信息 | 第43-44页 |
·信息披露透明化的公正机制 | 第44页 |
·增强政府回应性 | 第44页 |
·建立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急于预机制 | 第44-47页 |
·突发事件干预的模式及实施 | 第45-46页 |
·对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急干预 | 第46-47页 |
·完善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 | 第47-51页 |
·完善干部问责制 | 第47-48页 |
·责任追究机制 | 第48页 |
·突发事件过后"论功行赏" | 第48页 |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管理体制 | 第48-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本文完成的工作 | 第51页 |
·研究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