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思路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第12-13页 |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六节 论文框架介绍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元话语与多模态元话语研究 | 第16-30页 |
第一节 元话语 | 第16-22页 |
一、 元话语的定义及原则 | 第16-18页 |
二、 元话语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第二节 多模态元话语 | 第22-27页 |
一、 多模态话语的定义 | 第22页 |
二、 多模态元话语的定义 | 第22页 |
三、 多模态元话语的识别 | 第22-23页 |
四、 多模态元话语的分类 | 第23-27页 |
第三节 多模态元话语模态之间的关系 | 第27-30页 |
一、 模态之间的互补关系 | 第27页 |
二、 模态之间的非互补关系 | 第27-30页 |
第三章 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元话语研究 | 第30-46页 |
第一节 课堂多模态元话语 | 第30-32页 |
一、 课堂多模态元话语的界定 | 第30页 |
二、 课堂多模态元话语的分类 | 第30-32页 |
第二节 多模态元话语的合理运用对课堂内容的影响 | 第32-38页 |
一、 多模态元话语与课堂语境构建 | 第32-35页 |
二、 多模态元话语与课堂话语修辞 | 第35-38页 |
第三节 多模态元话语的合理运用对课堂互动关系的影响 | 第38-41页 |
一、 多模态元话语与教师的受众意识 | 第38-39页 |
二、 多模态元话语与教师的元认知 | 第39-41页 |
第四节 两位获奖教师多模态元话语使用情况比较 | 第41-46页 |
一、 研究设计 | 第41页 |
二、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1-43页 |
三、 研究结果 | 第43-46页 |
第四章 多模态元话语的重要性及使用策略 | 第46-54页 |
第一节 教师多模态元话语使用与课堂教学效果 | 第46-47页 |
一、 教师多模态元话语的积极作用 | 第46页 |
二、 教师多模态元话语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 第46页 |
三、 教师元话语对学生的影响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教师多模态元话语使用的策略 | 第47-54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54-56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4-55页 |
第三节 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1 | 第60-66页 |
附录 2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本人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