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的现实意义 | 第11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手段 | 第14-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技术创新 | 第15-18页 |
·技术创新的涵义与特征 | 第15-16页 |
·技术创新的主体 | 第16页 |
·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技术创新的作用 | 第18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第18-22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 | 第19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19-20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20-21页 |
·国家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第21-22页 |
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2-29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22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评价指标的现实来源 | 第23页 |
·政府部门 | 第23页 |
·企业家 | 第23页 |
·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标计算 | 第23-26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23-25页 |
·评价指标含义与计算 | 第25-26页 |
·评价指标赋权 | 第26-28页 |
·判断矩阵 | 第26-27页 |
·权重计算 | 第27-28页 |
·基于AHP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第28-29页 |
4 实证分析 | 第29-44页 |
·大连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问卷(附录A) | 第29-31页 |
·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 第29页 |
·设问依据 | 第29-30页 |
·总体框架 | 第30-31页 |
·可行性 | 第31页 |
·评价样本 | 第31-32页 |
·基于实证结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分析(附录B) | 第32-40页 |
·企业创新投入能力 | 第33-35页 |
·企业研究开发能力 | 第35-36页 |
·企业创新产出能力 | 第36-37页 |
·企业创新营销能力 | 第37-39页 |
·企业创新管理能力 | 第39-40页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典型案例研究 | 第40-44页 |
·企业195: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 第40-41页 |
·企业180: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第41-44页 |
5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 第44-53页 |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第44-46页 |
·发挥企业家作用 | 第44-45页 |
·建立企业内部创新机制 | 第45-46页 |
·提升企业产品和品牌竞争力 | 第46页 |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 第46页 |
·集聚企业技术创新要素 | 第46-49页 |
·完善企业创新投融资机制 | 第46-47页 |
·打造企业创新人才特区 | 第47-48页 |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 第48-49页 |
·构建“官产学研”互动网络 | 第49页 |
·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环境 | 第49-53页 |
·改进企业孵化平台建设 | 第49-50页 |
·构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 第50-51页 |
·营造鼓励创新的人文氛围 | 第51页 |
·强化政府行政服务职能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A 大连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状况调查问卷 | 第58-74页 |
附录B 大连高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各分能力评价值 | 第74-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