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师生对话的独特平台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语文教学的“留白”艺术研究的背景 | 第8-13页 |
第一节 “留白”艺术的探源 | 第8-9页 |
第二节 “留白”艺术与语文的理论渊源 | 第9-11页 |
第三节 “留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第四节 语文教学“留白艺术”的定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留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范畴及意义 | 第13-27页 |
第一节 “留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范畴 | 第13-19页 |
一、根据教学的时机划分 | 第14页 |
二、根据“留白”产生的诱因划分 | 第14-15页 |
三、根据三维教学目标的不同划分 | 第15-16页 |
四、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需要划分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留白”艺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 第19-27页 |
一、从教师角度来说 | 第19-23页 |
二、从学生角度来说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的策略 | 第27-43页 |
第一节 捕捉文本的“留白” | 第27-31页 |
一、填补空白,丰富情节 | 第27-28页 |
二、借助空白,理解人物 | 第28-30页 |
三、挖掘空白,揣摩情感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组织课堂教学手段的“留白” | 第31-39页 |
一、意境创生“留白” | 第31-33页 |
二、教师教学语言“留白” | 第33-34页 |
三、师生互动“留白” | 第34-36页 |
四、提问方式的“留白” | 第36-37页 |
五、悬念设置“留白” | 第37-38页 |
六、开放评价的“留白”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留白”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第39-43页 |
一、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第39-40页 |
二、留白过多与过少的平衡关系 | 第40-41页 |
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45-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