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我国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基于台湾通识教育的案例考察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导言第13-30页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3-17页
     ·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第13-17页
     ·研究意义第17页
   ·研究动态第17-26页
     ·通识教育的内涵与实践研究第17-21页
     ·通识课程体系研究第21-24页
     ·关于农业教育改革研究第24-26页
   ·研究目标第26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6-28页
     ·研究思路第26-27页
     ·研究方法第27-28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28-30页
2 通识教育的内涵及对农科教育的作用第30-45页
   ·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目标第30-33页
     ·通识教育的内涵第30-31页
     ·通识教育的目标第31-33页
   ·通识课程的概念与体系第33-34页
     ·通识课程的概念第33-34页
     ·通识课程体系概念第34页
   ·农业本科人才的规格第34-41页
     ·农业本科人才素质结构分析第35-38页
     ·农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前提和准则第38-41页
   ·通识教育对农业本科教育的作用第41-45页
     ·通识教育有助于农业本科学生的全面发展第42页
     ·通识教育有助于农业本科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第42-43页
     ·通识教育有助于农业本科学生现代思想观念的形成第43-44页
     ·通识教育有助于增强农业本科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第44-45页
3 通识教育理论溯源及通识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第45-58页
   ·通识教育理论溯源及其对经典教育的启示第45-53页
     ·纽曼的观念论第45-47页
     ·赫钦斯的本质主义第47-49页
     ·杜威的进步主义第49-50页
     ·柯尔的实用主义第50-52页
     ·综合分析——各理论对经典教育的启示第52-53页
   ·通识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第53-58页
     ·建构实在论第53-54页
     ·知识整体论第54-58页
4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第58-82页
   ·农林院校的通识教育理念第58-59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影响因素第59-65页
     ·教育精神对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影响第59-61页
     ·市场经济对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影响第61-62页
     ·现行教育体系对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影响第62-65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实践——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第65-73页
     ·福建农林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第65-66页
     ·多种通识教育实施形式与途径第66-69页
     ·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第69-73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问卷访谈调查第73-80页
     ·设计通识课程现状问卷,确定问卷发放范围及访谈对象第73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综合现状分析第73-78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第78-80页
   ·小结第80-82页
5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沿革及与大陆通识教育的比较分析第82-118页
   ·台湾通识教育沿革及相关影响因素第82-90页
     ·台湾通识教育发展的各重要阶段第82-86页
     ·影响台湾通识教育发展的因素第86-90页
   ·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案例解读第90-109页
     ·台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案例评析第90-100页
     ·台湾各高校通识课程选修模式第100-109页
   ·台湾地区、大陆通识教育比较第109-116页
     ·台湾地区、大陆大学通识教育概况第109-111页
     ·台湾地区、大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比较分析第111-116页
   ·小结第116-118页
6 农林院校通识课程领域的重要性差异与影响学生选修因素分析第118-139页
   ·农林院校通识课程领域的重要性差异分析第118-132页
     ·农林院校通识课程领域的划分第118-119页
     ·课程领域研究分析的方法第119-124页
     ·课程领域重要性差异评价分析第124-132页
   ·影响学生选修通识课程的因素分析第132-137页
     ·影响学生选修通识课程的因素第132页
     ·影响学生选修通识课程的因素调查分析第132-137页
   ·小结第137-139页
7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第139-158页
   ·农林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第139-140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第140-141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原则和方法第141-148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第142-145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第145-148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成第148-152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第148-151页
     ·农林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第151-152页
   ·农林院校实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对策第152-156页
     ·正确树立通识教育观念第152-153页
     ·完善通识教育的课程管理第153-154页
     ·加强通识课程的师资建设第154-155页
     ·改进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第155-156页
     ·力求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第156页
   ·小结第156-158页
8 结论与建议第158-162页
   ·结论第158-160页
   ·建议第160-161页
   ·有待研究的问题第161-162页
参考文献第162-168页
致谢第168-169页
附件1第169-174页
附件2第174-175页
附件3第175-176页
附件4第176-178页
附件5第178-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肉鸡组织中癸氧喹酯检测方法及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
下一篇:中国畜产品价格预测预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