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问题提出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差异教学综述 | 第16-25页 |
·差异教学内涵及特点 | 第16-18页 |
·差异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 第18-19页 |
·信息技术教学发展的需要 | 第19页 |
·素质教育的需要 | 第19页 |
·差异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19-22页 |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理论 | 第20页 |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0-21页 |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第21-22页 |
·差异教学的实施过程 | 第22-25页 |
·学生分组 | 第23页 |
·学习目标分层 | 第23页 |
·教学内容分层 | 第23页 |
·任务驱动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幼师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25-38页 |
·幼师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 | 第25-26页 |
·幼师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实施差异教学的原则 | 第26-28页 |
·因材施教原则 | 第26-27页 |
·差异性原则 | 第27页 |
·主体性原则 | 第27页 |
·成功性原则 | 第27-28页 |
·个性发展原则 | 第28页 |
·幼师信息技术课学生差异测查 | 第28-32页 |
·学生差异测查原则 | 第28-29页 |
·学生差异测查方法 | 第29-30页 |
·学生差异主要表现 | 第30-31页 |
·学生差异因素分析 | 第31-32页 |
·幼师信息技术课实施差异教学的方法 | 第32-34页 |
·学生主体差异化 | 第32页 |
·学习目标差异化 | 第32-33页 |
·学习过程差异化 | 第33-34页 |
·作业布置差异化 | 第34页 |
·结果评价差异化 | 第34页 |
·幼师信息技术课实施差异教学的途径 | 第34-36页 |
·课堂教学 | 第35页 |
·课外活动 | 第35-36页 |
·幼师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中对成绩的评价 | 第36-37页 |
·运用鼓励性评价 | 第36-37页 |
·多层次的评价内容 | 第37页 |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幼师信息技术课差异教学的实验研究 | 第38-53页 |
·教学实验假设 | 第38页 |
·教学实验方法 | 第38-39页 |
·实验样本 | 第38页 |
·实验变量 | 第38-39页 |
·教学实验过程 | 第39-43页 |
·实验准备 | 第39页 |
·实验实施 | 第39-40页 |
·实验案例 | 第40-43页 |
·教学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3-50页 |
·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比较 | 第43页 |
·信息技术学习主体性的比较 | 第43-44页 |
·信息技术学业成绩的比较 | 第44-45页 |
·学生访谈记录与学生自我评价 | 第45-48页 |
·教师访谈记录与教学体会 | 第48-50页 |
·实验结论 | 第50-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53-55页 |
·研究总结 | 第53页 |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9页 |
注释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