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预测控制器的性能评价与间歇过程故障诊断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意义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模型预测控制性能评价技术 | 第16-17页 |
·间歇过程故障诊断技术 | 第17-18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8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21页 |
第二章 模型预测控制器的广义最小方差性能评价 | 第21-37页 |
·引言 | 第21页 |
·模型预测控制器简介 | 第21-22页 |
·MPC最小方差性能评价 | 第22-26页 |
·预测控制方法设计最小方差控制器 | 第22-25页 |
·扰动模型处理 | 第25页 |
·约束的处理 | 第25-26页 |
·最小方差性能指标 | 第26页 |
·广义最小方差控制 | 第26-27页 |
·MPC广义最小方差性能评价 | 第27-28页 |
·实例分析 | 第28-35页 |
·最小方差性能评价与广义最小方差性能评价比较 | 第29-33页 |
·广义最小方差性能评价有效性分析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7页 |
第三章 基于多元统计的间歇过程故障诊断 | 第37-59页 |
·引言 | 第37页 |
·主元的概念 | 第37-40页 |
·主元的定义 | 第37-38页 |
·主元的几何意义 | 第38-40页 |
·MPCA基本算法 | 第40-41页 |
·数据标准化 | 第40页 |
·矩阵的协方差 | 第40页 |
·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 第40-41页 |
·MPCA建模原理 | 第41-43页 |
·MPCA数据结构 | 第41-42页 |
·主元数的确定 | 第42页 |
·MPCA建模 | 第42-43页 |
·MPCA过程检测和诊断方法 | 第43-45页 |
·Hoteling T~2统计量 | 第43-44页 |
·SPE统计量 | 第44页 |
·贡献图 | 第44-45页 |
·基于经验-主元分析的间歇过程分段方法 | 第45页 |
·动态多向主元分析 | 第45-47页 |
·DMPCA算法 | 第45-46页 |
·DMPCA中d值的获取 | 第46-47页 |
·Pensim仿真平台简介 | 第47-49页 |
·设计故障诊断软件 | 第49-51页 |
·故障检测与诊断 | 第51-57页 |
·数据的采集 | 第51-52页 |
·故障检测与诊断 | 第52-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支路平衡 | 第59-71页 |
·实施支路平衡的目的 | 第59-60页 |
·方案设计 | 第60-62页 |
·求取平均温度 | 第60-61页 |
·求FRCAS2202支路设定值改变量 | 第61页 |
·计算下一时刻设定值 | 第61页 |
·方案算法组态 | 第61-62页 |
·方案分析 | 第62页 |
·方案实际应用 | 第62-69页 |
·FCS组态 | 第63页 |
·HIS组态 | 第63-65页 |
·支路平衡投用效果 | 第65-69页 |
·支路平衡投用结论 | 第69-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9-81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