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发动机(推进系统)论文--发动机附件系统论文--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第15-22页
        1.2.1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的发展第15-18页
        1.2.2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第18-19页
        1.2.3 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控制方法第19-22页
    1.3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控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第22-25页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数学模型建模方法研究第27-61页
    2.1 引言第27-28页
    2.2 变循环发动机工作原理第28-29页
    2.3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稳态特性分析第29-46页
        2.3.1 基于Gasturb的变循环航空发动机建模与仿真分析第29-37页
        2.3.2 变几何部件特性分析第37-38页
        2.3.3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外涵道调节活门性能计算方法第38-43页
        2.3.4 外涵道特性匹配分析第43-46页
    2.4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动态特性分析第46-50页
        2.4.1 涵道比动态过程分析第47-48页
        2.4.2 部件容腔气体质量与能量存储第48-50页
    2.5 基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的Broyden拟牛顿法发动机模型求解第50-55页
        2.5.1 混合算法方案第50-52页
        2.5.2 混合算法仿真验证第52-55页
    2.6 性能仿真结果分析第55-59页
    2.7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控制方案研究第61-85页
    3.1 引言第61-62页
    3.2 变循环发动机控制系统总体方案研究第62-74页
        3.2.1 变循环发动机控制要求分析第62-65页
        3.2.2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工作状态第65-67页
        3.2.3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技术要求第67-68页
        3.2.4 变循环发动机控制规律分析第68-73页
        3.2.5 变循环发动机全包线控制系统结构设计第73-74页
    3.3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控制模型建模方法研究第74-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四章 建模不确定下变循环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研究第85-113页
    4.1 引言第85-86页
    4.2 问题的描述第86-88页
    4.3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一般描述第88-100页
        4.3.1 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第88-94页
        4.3.2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第94-96页
        4.3.3 某型涡扇航空发动机仿真算例第96-100页
    4.4 建模不确定性系统下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法第100-110页
        4.4.1 RSLQR基准控制器设计第101-104页
        4.4.2 基于RSLQR最优控制律的增广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第104-106页
        4.4.3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仿真算例第106-110页
    4.5 本章小结第110-113页
第五章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研究第113-145页
    5.1 引言第113-114页
    5.2 问题的描述第114-118页
    5.3 多变量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第118-124页
        5.3.1 死区修正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及仿真应用第119-120页
        5.3.2 ?修正鲁棒自适应控制其设计及仿真应用第120-123页
        5.3.3 e修正鲁棒自适应控制其设计及仿真应用第123-124页
    5.4 基于射影理论的多变量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第124-144页
        5.4.1 基于射影算子自适应控制的问题提出第124-125页
        5.4.2 射影算子的基本原理第125-128页
        5.4.3 基于射影算子的鲁棒自适应律设计第128-133页
        5.4.4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仿真算例第133-144页
    5.5 本章小结第144-145页
第六章 变循环航空发动机自适应控制技术验证第145-157页
    6.1 不同控制算法的对比验证第145-149页
    6.2 基于变循环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数字仿真平台验证第149-156页
        6.2.1 基于S-Function的变循环航空发动机非线性仿真模型第150-154页
        6.2.2 仿真验证第154-156页
    6.3 本章小节第156-15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57-161页
    7.1 研究总结第157-158页
    7.2 论文的创新点第158-159页
    7.3 研究展望第159-161页
参考文献第161-171页
附录第171-175页
致谢第175-17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177-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凹露天矿复环流形态演变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下一篇:IP网络多链路拥塞故障诊断及性能推理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