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1 医联体 | 第16-17页 |
2.1.1 医联体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医联体的类型 | 第16-17页 |
2.1.3 医联体核心医院 | 第17页 |
2.2 医疗费用控制 | 第17-18页 |
2.2.1 医疗费用控制概念 | 第17页 |
2.2.2 医疗费用控制的方法 | 第17-18页 |
2.3 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3.1 健康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3.2 控制论 | 第18-20页 |
第3章 不同管理模式医联体核心医院住院费用的现状分析 | 第20-33页 |
3.1 调查设计 | 第20-21页 |
3.1.1 病种样本选取 | 第20-21页 |
3.1.2 样本选取时间 | 第21页 |
3.2 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3.2.1 数据采集 | 第21页 |
3.2.2 数据录入与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3.2.3 质量控制措施 | 第22页 |
3.3 数据分析 | 第22-33页 |
3.3.1 样本病种患者人口学特性比较 | 第22-25页 |
3.3.2 样本病种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第25-27页 |
3.3.3 样本病种总费用比较 | 第27-28页 |
3.3.4 样本病种费用结构比较 | 第28-30页 |
3.3.5 不同年份样本病种平均住院费用结构比较 | 第30-33页 |
第4章 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45页 |
4.1 住院费用影响单因素分析 | 第33-38页 |
4.1.1 急性阑尾炎患者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 | 第33-34页 |
4.1.2 混合痔患者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4.1.3 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 | 第36-38页 |
4.2 住院费用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多元回归分析 | 第38-41页 |
4.2.1 确定自变量 | 第38-39页 |
4.2.2 建立回归方程 | 第39-41页 |
4.3 讨论 | 第41-45页 |
4.3.1 样本病种住院费用结构分析 | 第41-42页 |
4.3.2 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分析 | 第42-43页 |
4.3.3 各影响因素对住院费用的综合作用 | 第43-45页 |
第5章 对策与建议 | 第45-50页 |
5.1 医联体建设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 第45-46页 |
5.1.1 政府要加强医联体的宣传力度 | 第45-46页 |
5.1.2 积极推进医保支付制度改革 | 第46页 |
5.2 加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 | 第46-47页 |
5.2.1 完善医保政策,推动分级诊疗制度 | 第46页 |
5.2.2 严格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 第46-47页 |
5.3 紧密型管理模式或应成为医改新趋势 | 第47-48页 |
5.3.1 紧密型管理模式医疗费用控制较好 | 第47页 |
5.3.2 紧密型管理模式能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 第47-48页 |
5.4 降低药费和材料费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的有效途径 | 第48-49页 |
5.4.1 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 | 第48页 |
5.4.2 加强医用耗材的有效管理 | 第48-49页 |
5.5 缩短住院天数也能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 第49-50页 |
5.5.1 加强医务人员费用控制意识 | 第49页 |
5.5.2 加强临床路径管理 | 第49-5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6.1 结论 | 第50页 |
6.2 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