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一)新课改下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构建 | 第11页 |
(二)新高考改革的全面推进与能力需要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一)化学模型思维对教师教学的意义 | 第12-13页 |
(二)化学模型思维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 第13-15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7-18页 |
(二)问卷调查法 | 第18页 |
(三)数据分析法 | 第18-19页 |
第二章 课题研究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二)学习进阶理论 | 第20-21页 |
二、化学模型思维的内涵 | 第21-22页 |
三、化学模型思维的特征 | 第22-24页 |
(一)抽象概括性 | 第22-23页 |
(二)逻辑系统性 | 第23页 |
(三)能动预见性 | 第23-24页 |
四、化学模型思维的形成过程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模型思维现状调查 | 第26-43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6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6页 |
三、问卷设计 | 第26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26-40页 |
(一)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信息 | 第26-28页 |
(二)信度分析 | 第28页 |
(三)主成分因子分析 | 第28-32页 |
(四)正态分布 | 第32-33页 |
(五)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六)单因素方差分析 | 第34-40页 |
五、调查结论 | 第40-43页 |
(一)男学生的化学模型思维能力明显强于女学生 | 第40页 |
(二)省重点高中学生的化学模型思维意识与化学模型思维能力较强 | 第40-41页 |
(三)高中生的化学成绩越高,模型思维意识与模型思维能力就越强 | 第41-42页 |
(四)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发展模型思维意识与模型思维能力的动力 | 第42页 |
(五)学生的化学模型思维要从意识、认知方式、能力三个方面培养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高中生化学模型思维的培养策略 | 第43-59页 |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模型思维意识 | 第43-48页 |
(一)通过化学史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模型思维意识 | 第43-45页 |
(二)利用课堂有效提问强化学生的模型思维意识 | 第45-46页 |
(三)创设化学问题情境发展学生的模型思维意识 | 第46-48页 |
二、培养学生的化学模型思维认知方式 | 第48-51页 |
(一)尊重赏识学生,理解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 | 第49-50页 |
(二)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学生的认知方式 | 第50-51页 |
三、培养学生的化学模型思维能力 | 第51-59页 |
(一)认识表征化学模型,奠定模型思维能力的基础 | 第51-53页 |
(二)理解应用化学模型,促进模型思维能力的形成 | 第53-54页 |
(三)自主建构化学模型,促进模型思维能力的发展 | 第54-5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一)了解现阶段高中生化学模型思维的现状 | 第59页 |
(二)得出影响学生化学模型思维能力的因素 | 第59页 |
(三)提出培养学生化学模型思维的有效策略 | 第59-60页 |
二、研究创新 | 第60页 |
(一)确定化学模型思维的内涵 | 第60页 |
(二)提出化学模型思维的特征 | 第60页 |
三、研究反思 | 第60页 |
(一)问卷调查结果具有片面性 | 第60页 |
(二)培养策略需要实践来检验 | 第60页 |
四、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