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 | 第17-18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可变线路公交系统特性分析 | 第23-31页 |
2.1 可变线路公交系统特性 | 第23-26页 |
2.1.1 可变线路公交定义 | 第23页 |
2.1.2 可变线路公交关键参数 | 第23-24页 |
2.1.3 可变线路公交服务乘客特征 | 第24-25页 |
2.1.4 可变线路公交运营规则 | 第25-26页 |
2.2 可变线路公交优缺点分析 | 第26-28页 |
2.2.1 可变线路公交优点分析 | 第26-27页 |
2.2.2 可变线路公交缺点分析 | 第27-28页 |
2.3 发展可变线路公交必要性分析 | 第28-29页 |
2.4 发展可变线路公交的关键——车辆路径规划研究 | 第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可变线路公交车辆路径规划模型与算法 | 第31-61页 |
3.1 车辆路径问题介绍 | 第31页 |
3.2 可变线路公交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建立 | 第31-35页 |
3.2.1 问题描述 | 第31页 |
3.2.2 模型假设 | 第31-32页 |
3.2.3 参数说明 | 第32-33页 |
3.2.4 目标函数 | 第33-34页 |
3.2.5 约束条件 | 第34-35页 |
3.3 可变线路公交车辆路径规划算法设计 | 第35-46页 |
3.3.1 乘客分配算法设计 | 第35-41页 |
3.3.2 路线规划算法设计 | 第41-45页 |
3.3.3 车辆路径规划算法 | 第45-46页 |
3.4 可变线路公交车辆路径规划评价指标 | 第46-47页 |
3.5 算例分析 | 第47-59页 |
3.5.1 算例设计 | 第47-48页 |
3.5.2 仿真模拟 | 第48-50页 |
3.5.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0-5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可变线路公交车辆路径优化策略 | 第61-75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61页 |
4.2 站点吸引策略 | 第61-64页 |
4.2.1 站点吸引策略描述 | 第61-62页 |
4.2.2 站点吸引策略分析 | 第62-64页 |
4.3 路径重排策略 | 第64-73页 |
4.3.1 路径重排策略描述 | 第65-66页 |
4.3.2 路径重排策略分析 | 第66-73页 |
4.4 可变线路公交车辆路径优化策略评价指标 | 第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仿真分析 | 第75-101页 |
5.1 算例设计 | 第75页 |
5.2 仿真模拟 | 第75-76页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6-99页 |
5.3.1 常规策略仿真结果分析 | 第76-81页 |
5.3.2 站点吸引策略仿真结果分析 | 第81-89页 |
5.3.3 路径重排策略仿真结果分析 | 第89-95页 |
5.3.4 策略比较分析 | 第95-9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101-102页 |
6.2 研究创新点 | 第102-103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附录 | 第111-115页 |
作者简介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