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论文

下装光学模块自动调平系统及控制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3 国内外自动调平系统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国内外自动调平算法研究现状第14-15页
    1.5 课题论文的提出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8页
        1.5.1 下装光学模块自动调平系统方案的提出第15-16页
        1.5.2 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第16-18页
2 调平系统静态调平特性分析第18-32页
    2.1 引言第18页
    2.2 平台静力学分析第18-24页
        2.2.1 水平状态下各支撑腿静力学分析第18-20页
        2.2.2 非水平状态下各支撑腿静力学分析第20-23页
        2.2.3 支撑腿上升与平台倾角和“虚腿”的关系第23-24页
    2.3 系统调平策略研究第24-29页
        2.3.1 高度误差控制调平策略第24-27页
        2.3.2 角度误差控制调平策略第27-28页
        2.3.3 自动调平系统调平策略的确定第28-29页
    2.4 “虚腿”问题的解决第29-30页
        2.4.1 产生虚腿的原因第29页
        2.4.2 虚腿的解决办法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3 自动调平系统总体方案第32-42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系统设计遵循的三要素第32-33页
        3.2.1 系统设计要求第32页
        3.2.2 系统设计原则第32-33页
        3.2.3 系统技术指标第33页
    3.3 调平系统方案的设计第33-35页
        3.3.1 支撑方式的选择第33-34页
        3.3.2 驱动方式的选择第34页
        3.3.3 控制器的选择第34-35页
    3.4 调平系统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35-37页
        3.4.1 系统结构组成第35-36页
        3.4.2 系统各部分工作原理第36-37页
    3.5 控制系统方案及关键元器件选型第37-41页
        3.5.1 控制系统方案第37-38页
        3.5.2 执行机构与刚性平台的选择第38-39页
        3.5.3 传感器的选择第39-40页
        3.5.4 工控机的选择第40-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4 平台支撑腿机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第42-50页
    4.1 引言第42-43页
    4.2 支撑腿机电系统数学模型第43-46页
        4.2.1 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第43-44页
        4.2.2 传动机构数学模型第44-45页
        4.2.3 支撑腿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4.3 常规PID调平系统仿真分析第46-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5 自动调平系统预测控制与仿真第50-68页
    5.1 预测控制理论概述第50-53页
    5.2 调平系统预测模型建立与修正第53-59页
        5.2.1 刚性平台的预测模型第53-55页
        5.2.2 刚性平台模型修正第55-56页
        5.2.3 平台调平解耦分析第56-57页
        5.2.4 建立调平系统状态方程第57-59页
    5.3 预测控制的Simulink仿真第59-65页
        5.3.1 Matlab/Simulink工具箱简介第59页
        5.3.2 预测控制Simulink仿真第59-65页
    5.4 提升过程中模块动态调平的决策问题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8-70页
    6.1 全文总结第68-69页
    6.2 进一步展望第69-70页
致谢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录第76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爬壁机器人的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智能割草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