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1-18页 |
(一)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二、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依据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 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整合依据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1.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19页 |
2. 发现学习理论 | 第19页 |
3. 选择学习理论 | 第19页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三、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必要性 | 第21-26页 |
(一) 武山县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 第21-22页 |
(二) 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必要性 | 第22-26页 |
1. 落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22-23页 |
2.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改革需要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 | 第23-24页 |
3. 德育教育需要 | 第24-26页 |
四、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和初中历史教育教学 | 第26-30页 |
(一) 乡土教材在历史课程资源中的地位 | 第26页 |
(二) 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有利于实现历史课程目标 | 第26-30页 |
1. 深化对历史教材内容的理解 | 第27页 |
2. 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 第27-28页 |
3.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 第28-29页 |
4. 增强家乡自豪感 | 第29-30页 |
五、武山县7-8年级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 | 第30-51页 |
(一) 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的目的 | 第30-33页 |
1. 补充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 第30页 |
2. 帮助学生认知历史 | 第30-31页 |
3.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 第31-32页 |
4. 促进师生互动的良性发展 | 第32-33页 |
(二) 整合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遵循的原则 | 第33-35页 |
1. 乡土性原则 | 第33-34页 |
2. 补充性原则 | 第34页 |
3. 实用性原则 | 第34-35页 |
(三)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乡土历史资源 | 第35-36页 |
1. 武山特色乡土文化资源 | 第35页 |
2. 《可爱的武山》 | 第35页 |
3. 武山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分类 | 第35-36页 |
(四) 整合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思路 | 第36-49页 |
1. 武山县7-8年级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整合的基本流程 | 第36-39页 |
2. 武山县7-8年级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整合 | 第39-49页 |
(五) 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 | 第49-51页 |
六、乡土历史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的案例 | 第51-54页 |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 第51-52页 |
(二) 课中引入深化理解 | 第52页 |
(三) 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 第52-54页 |
七、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一 | 第57-60页 |
附录二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