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生社团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序言第9-15页
    一、选题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2页
    三、概念界定第12-13页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西南联大学生社团的演变历程第15-21页
    一、兴起与发展:1937年秋—1941年春第15-16页
    二、受挫与沉潜:1941年春—1943年秋第16-18页
    三、复兴与消亡:1943年秋—1946年夏第18-21页
第二章 西南联大学生社团成立的原因第21-25页
    一、共同的志趣和理想第21-22页
    二、开展更多的集体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第22页
    三、团结一切力量宣传抗战、追求民主第22-23页
    四、活跃沉寂的文坛,提供“一点精神的充饥物”第23-25页
第三章 西南联大学生社团的类型第25-32页
    一、综合社团第25-26页
    二、文学社团第26-27页
    三、话剧社团第27-29页
    四、歌咏社团第29-30页
    五、体育社团第30-32页
第四章 西南联大学生社团的主要活动形式第32-36页
    一、壁报第32-33页
    二、演讲第33-34页
    三、其他集会第34-36页
第五章 西南联大学生社团的特征第36-43页
    一、互动性第36-38页
    二、开放性第38-40页
    三、传承性第40-41页
    四、自治性第41-43页
第六章 西南联大学生社团的作用第43-47页
    一、提供平台,提升能力第43-44页
    二、团结社团成员,培养凝聚力第44-45页
    三、动员民众抗日,开展民主斗争第45-47页
第七章 对当今社团建设的启示第47-50页
    一、以“通才教育”为指导,着力建设第二课堂第47-48页
    二、深化自治观念,奉行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第48页
    三、加强社会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第48-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科研情况第54-55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55-56页
致谢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伦理审视
下一篇:地方高校决策咨询能力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