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公交线路运行区间重叠下的静态调度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公交调度基础理论 | 第17-24页 |
2.1 公交调度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2.2 公交线路客流数据调查 | 第18-20页 |
2.2.1 客流数据调查目的 | 第18页 |
2.2.2 客流数据调查内容 | 第18页 |
2.2.3 客流数据调查方法 | 第18-20页 |
2.3 公交车调度方式与调度方案 | 第20-23页 |
2.3.1 公交车调度方式 | 第20-21页 |
2.3.2 区间重叠下的公交车调度方案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运行区间重叠下的公交车常规调度模型 | 第24-32页 |
3.1 常规调度方案问题描述 | 第24页 |
3.2 常规调度模型建立过程 | 第24-31页 |
3.2.1 参数定义 | 第24-26页 |
3.2.2 常规公交车运行状态分析 | 第26-28页 |
3.2.3 乘客站点候车时间计算 | 第28-29页 |
3.2.4 乘客车内总行程时间计算 | 第29-30页 |
3.2.5 常规调度模型约束条件 | 第30页 |
3.2.6 常规调度模型建立 | 第30页 |
3.2.7 模型求解算法 | 第30-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运行区间重叠下的公交车混合调度模型 | 第32-40页 |
4.1 混合调度方案问题描述 | 第32-33页 |
4.2 混合调度模型建立过程 | 第33-39页 |
4.2.1 参数定义 | 第33页 |
4.2.2 跨站调度方式下公交车运行状态分析 | 第33-36页 |
4.2.3 乘客站点候车时间计算 | 第36-37页 |
4.2.4 乘客车内总行程时间计算 | 第37页 |
4.2.5 步行时间计算 | 第37-38页 |
4.2.6 混合调度模型约束条件 | 第38页 |
4.2.7 混合调度模型建立 | 第38-39页 |
4.2.8 模型求解算法 | 第3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实例应用 | 第40-57页 |
5.1 数据调查统计与分析 | 第40-45页 |
5.1.1 公交线路选择 | 第40-43页 |
5.1.2 数据调查与统计 | 第43-45页 |
5.2 常规调度方案计算 | 第45-49页 |
5.2.1 方案生成与计算 | 第45-48页 |
5.2.2 与现状调度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5.3 混合调度方案计算 | 第49-51页 |
5.3.1 方案生成与计算 | 第49-51页 |
5.3.2 与现状调度对比分析 | 第51页 |
5.4 考虑实际运行的混合调度方案改进 | 第51-56页 |
5.4.1 被跨越站点的选择 | 第52-54页 |
5.4.2 改进混合调度方案的生成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1 公交客流调查表 | 第62-63页 |
附录2 哈尔滨市10路公交车晚高峰OD调查数据 | 第63-64页 |
附录3 常规公交调度模型MATLAB程序 | 第64-68页 |
附录4 混合公交调度模型MATLAB程序 | 第68-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