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传统道德教育方法的回归: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一体化--以启蒙语文教材的内容沿革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8-12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研究的现状及创新点第8-12页
二、道德教育要素的分析维度第12-14页
三、学校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分离化的基本问题第14-27页
    (一) 分离化之现状第14-16页
        1. 社会道德底线频失守第14-15页
        2. 学校道德教育深陷困境第15-16页
    (二) 分离化之表现第16-21页
        1. 教育内容的分离化第16-18页
        2. 教育目标的分离化第18-20页
        3. 教育模式的分离化第20-21页
    (三) 分离化之归因第21-22页
        1. 教育发展的知识性程度加深第21-22页
        2. 教育历史的遗留性影响扩大第22页
    (四) 分离化之后果第22-27页
        1. 道德教育的实效降低第23-24页
        2. 道德教育的受众排斥第24-25页
        3. 道德教育的功能异化第25-27页
四、学校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一体化的实现基础第27-42页
    (一) 理论基础第27-29页
        1. 默顿的“精神气质”理论第27-28页
        2. 知识教育的道德助益性第28-29页
    (二) 历史基础第29-42页
        1. 古代传统启蒙教育中的一体化第30-34页
        2. 近代民国启蒙语文教育中的一体化第34-38页
        3. 建国初期启蒙语文教育中的一体化第38-40页
        4. 一体化历史背景下道德教育的显著成效第40-42页
五、学校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一体化的实现路径第42-48页
    (一) 传承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一体化的传统方法第42-43页
    (二) 坚持在道德教育内容上实现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一体化第43-44页
    (三) 坚持在道德教育方式上实现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一体化第44-46页
    (四) 坚持在道德执教队伍上实现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一体化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51页
致谢第51-53页
附件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苏省金坛市河滨小学民族乐队现状与发展研究
下一篇:2007年以来中国大陆畅销女性图书的性别解读--以西安汉唐书城为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