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湛江农垦湖光中学“以写促读”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的背景和依据第9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研究的目的第9-10页
        2.研究的意义第10页
    (三)研究现状第10-13页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13页
        1.研究的内容第13页
        2.研究的方法第13页
    (五)研究的创新点第13-14页
一、“以写促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第14-22页
    (一)调查概况第14-19页
        1.调查目的第14页
        2.调查的方法和内容第14页
        3.调查对象第14页
        4.调查结果与分析第14-19页
    (二)存在问题第19-20页
        1.师生思想上不重视“以写促读”第19页
        2.缺乏有效合理“写”的设计第19-20页
        3.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反馈第20页
    (三)原因第20-22页
        1.“以写促读”意识不强第20页
        2.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第20-21页
        3.阅读教学过程的模式化第21-22页
二、“以写促读”教学策略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第22-25页
    (一)“以写促读”的概念界定第22页
    (二)“以写促读”的理论依据第22-25页
        1.迁移理论第22-23页
        2.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理念第23-24页
        3.读写结合的心理机制第24-25页
三、“以写促读”策略的内涵、特点和实施原则第25-29页
    (一)“以写促读”策略的内涵第25-26页
        1.“以写促读”策略以阅读理解为核心第25页
        2.“以写促读”策略促进深度阅读第25-26页
        3.“以写促读”策略强化主体的能动性第26页
    (二)以写促读”教学策略的特点第26-27页
        1.针对性第26页
        2.生成性第26-27页
        3.互促性第27页
    (三)“以写促读”教学策略的实施原则第27-29页
        1.主体性原则第27页
        2.及时性原则第27-28页
        3.灵活性原则第28-29页
四、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策略的实施与基本路径第29-44页
    (一)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策略的实施第29-35页
        1.准备阶段第29-30页
        2.“以写促读”策略在课内文本的实践第30-33页
        3.“以写促读”策略在课外阅读的实践第33-35页
    (二)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策略的基本路径第35-44页
        1.文本初读阶段:导入语促读和概述式促读第35-36页
        2.文本精读阶段:补白促读、改写促读和仿写促读第36-40页
        3.文本理性升华阶段:续写促读和评论促读第40-44页
五、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策略实施注意的问题第44-47页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第44-45页
    (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第45页
    (三)加强过程的交互性第45-46页
    (四)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1第50-52页
附录2第52-53页
读研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力学综合探究性教学设计研究--以滑梯设计研究为例
下一篇:基于难度量化模型的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