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呈性描摹助词的历时演变--以“状”“样”“相”为中心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10-11页 |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 | 第14-29页 |
| 2.1 “状”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 | 第14-20页 |
| 2.1.1 本义:形状 | 第14-15页 |
| 2.1.2 事物的样子 | 第15-16页 |
| 2.1.3 动作的样子 | 第16-18页 |
| 2.1.4 实呈性描摹 | 第18-20页 |
| 2.2 “样”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 | 第20-23页 |
| 2.2.1 本义:物体的式样、模样 | 第20页 |
| 2.2.2 事物的形状、模样 | 第20-21页 |
| 2.2.3 比拟描摹 | 第21-22页 |
| 2.2.4 实呈性描摹 | 第22-23页 |
| 2.3 “相”语义功能的历时演变 | 第23-26页 |
| 2.3.1 本义:人的面相 | 第23-24页 |
| 2.3.2 事物的样子 | 第24页 |
| 2.3.3 客观性状 | 第24-25页 |
| 2.3.4 实呈性描摹 | 第25-26页 |
| 2.4 小结 | 第26-29页 |
| 第三章 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 | 第29-49页 |
| 3.1 “状”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 | 第29-35页 |
| 3.1.1 “状”的句法功能 | 第29-31页 |
| 3.1.2 “X(之)状”的句法功能 | 第31-35页 |
| 3.2 “样”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 | 第35-41页 |
| 3.2.1 “样”的句法功能 | 第35-36页 |
| 3.2.2 “X(之)样”的句法功能 | 第36-41页 |
| 3.3“相”句法功能的历时演变 | 第41-47页 |
| 3.3.1 “相”的句法功能 | 第42-43页 |
| 3.3.2 “X(之)相”的句法功能 | 第43-47页 |
| 3.4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四章 实呈性描摹助词的演变动因 | 第49-70页 |
| 4.1 语义动因 | 第49-52页 |
| 4.1.1 语义泛化 | 第49页 |
| 4.1.2 转喻固定化 | 第49-52页 |
| 4.2 句法动因 | 第52-63页 |
| 4.2.1 “X”性质的变化 | 第52-59页 |
| 4.2.2 比拟词的变化 | 第59-61页 |
| 4.2.3 结构助词“之”的消失 | 第61-63页 |
| 4.3 语用动因 | 第63-67页 |
| 4.3.1 语用推理 | 第63-64页 |
| 4.3.2 陈述化 | 第64-67页 |
| 4.3.3 主观化 | 第67页 |
| 4.4 小结 | 第67-70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