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5 研究设计 | 第11-14页 |
1.5.1 个案学校概况 | 第11-12页 |
1.5.2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5.4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2.2 国外有关课堂师生冲突的研究 | 第15-17页 |
2.2.1 有关冲突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2 有关师生冲突的研究 | 第16-17页 |
2.2.3 有关课堂师生冲突的研究 | 第17页 |
2.3 国内有关课堂师生冲突的研究 | 第17-22页 |
2.3.1 有关课堂师生冲突表现类型 | 第17-18页 |
2.3.2 有关课堂师生冲突的影响 | 第18-19页 |
2.3.3 有关课堂师生冲突的原因 | 第19-20页 |
2.3.4 有关课堂师生冲突的解决对策 | 第20-22页 |
第3章 南昌市A校初中课堂师生冲突课堂观察分析 | 第22-30页 |
3.1 课堂观察指标设定 | 第22页 |
3.2 课堂观察对象 | 第22页 |
3.3 课堂师生冲突情况 | 第22-24页 |
3.4 课堂师生冲突典型案例 | 第24-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南昌市A校初中课堂师生冲突访谈分析 | 第30-36页 |
4.1 编制访谈提纲 | 第30页 |
4.2 访谈对象 | 第30页 |
4.3 教师访谈典型案例 | 第30-33页 |
4.4 学生访谈典型案例 | 第33-3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5章 南昌市A校初中课堂师生冲突问卷调查分析 | 第36-60页 |
5.1 问卷调查目的 | 第36页 |
5.2 问卷的预测 | 第36-41页 |
5.2.1 问卷编制 | 第36-37页 |
5.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37-39页 |
5.2.3 因子命名和正式问卷确定 | 第39-41页 |
5.3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 | 第41-42页 |
5.3.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41页 |
5.3.2 信度分析 | 第41页 |
5.3.3 效度分析 | 第41-42页 |
5.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2-55页 |
5.4.1 人口学变量统计 | 第42-44页 |
5.4.2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总体特征 | 第44-45页 |
5.4.3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各维度具体情况分析 | 第45-47页 |
5.4.4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在人.学变量上的差异 | 第47-55页 |
5.5 结果讨论与原因分析 | 第55-60页 |
5.5.1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整体特征讨论与原因分析 | 第55-56页 |
5.5.2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具体差异讨论与原因分析 | 第56-57页 |
5.5.3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人.学变量差异讨论与原因分析 | 第57-60页 |
第6章 南昌市A校初中课堂师生冲突化解策略及建议 | 第60-65页 |
6.1 分类化解策略 | 第60-62页 |
6.1.1 思想认识冲突的化解 | 第60-61页 |
6.1.2 情绪情感冲突的化解 | 第61-62页 |
6.1.3 一般性行为冲突的化解 | 第62页 |
6.2 综合转化策略 | 第62-65页 |
6.2.1 课堂师生互动、交往 | 第62-63页 |
6.2.2 课堂师生交往认同 | 第63页 |
6.2.3 课堂师生相互尊重 | 第63-64页 |
6.2.4 课堂师生关系和谐 | 第64-65页 |
第7章 研究总结 | 第65-6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5页 |
7.2 研究启示 | 第65-66页 |
7.3 研究不足 | 第66页 |
7.4 研究建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A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访谈提纲 | 第70-71页 |
附录B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现状调查预测问卷 | 第71-74页 |
附录C 初中课堂师生冲突现状正式调查问卷 | 第74-7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