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19页 |
| 1.1 选题概述 | 第7-9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1.1.2 研究目的 | 第8页 |
| 1.1.3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 1.2.1 国内外中学德育的研究 | 第9-12页 |
| 1.2.1 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 第12-13页 |
| 1.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 第13-15页 |
| 1.3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2.1 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 2.1.1 德育 | 第16页 |
| 2.1.1 价值观 | 第16-17页 |
| 2.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17-18页 |
| 2.2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 2.2.1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 第3章 中学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 第19-32页 |
| 3.1 对3所中学的调查 | 第19-20页 |
| 3.1.1 问卷的设计及样本选择 | 第19页 |
| 3.1.2 问卷发放与回收的现状 | 第19-20页 |
| 3.2 问卷的处理与分析 | 第20-29页 |
| 3.3 访谈问卷的处理与分析 | 第29-32页 |
| 第4章 中学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32-38页 |
| 4.1 中学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 4.1.1 学校层面,教育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 第32页 |
| 4.1.2 在学生层面,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存在提升空间 | 第32-33页 |
| 4.2 中学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3-38页 |
| 4.2.1 学校方面的原因 | 第33-34页 |
| 4.2.2 教师队伍方面的原因 | 第34-35页 |
| 4.2.3 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 第35-36页 |
| 4.2.4 学生自身存在的原因 | 第36-38页 |
| 第5章 提高中学德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途径与方法 | 第38-47页 |
| 5.1 积极营造氛围,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整体性 | 第38-41页 |
| 5.1.1 营造校园环境 | 第38-39页 |
| 5.1.2 营造家庭环境 | 第39-40页 |
| 5.1.3 营造社会环境 | 第40-41页 |
| 5.2 细化践行引导,聚焦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性和长效性 | 第41-43页 |
| 5.2.1 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外化于学生行动 | 第41-42页 |
| 5.2.2 将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 | 第42页 |
| 5.2.3 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考核评比制度 | 第42-43页 |
| 5.3 进行分类指导,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 | 第43-44页 |
| 5.3.1 中学生想象发展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 第43页 |
| 5.3.2 中学生思维发展与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 第43-44页 |
| 5.4 着力构建核心价值观机制,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落到实处 | 第44-47页 |
| 5.4.1 构建有效的领导机制 | 第44页 |
| 5.4.2 构建稳定的工作机制 | 第44-45页 |
| 5.4.3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 第45-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 附录A | 第51-54页 |
| 附录B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