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一、绪论 | 第8-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 问题缘起 | 第8-10页 |
1. 研究的必要性 | 第8-9页 |
2. 研究的现实性 | 第9页 |
3. 研究的可能性 | 第9-10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 问卷调查法 | 第10页 |
2. 比较分析法 | 第10页 |
(四) 研究问题 | 第10-11页 |
(五)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二、教师素质和知识相关研究 | 第12-25页 |
(一) 素质结构 | 第12-13页 |
1. 国外研究 | 第12页 |
2. 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二) 知识结构 | 第13-18页 |
1. 知识结构 | 第13-14页 |
2. 知识结构的国内外研究 | 第14-17页 |
3. 教师的学科知识 | 第17-18页 |
(三)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体系 | 第18-25页 |
1.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体系 | 第18-21页 |
2. 高中化学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体系 | 第21-25页 |
三、调查问卷的编制、发放、回收及统计分析 | 第25-28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25页 |
(二) 调查问卷内容 | 第25-26页 |
(三) 调查问卷编制、发放及回收 | 第26页 |
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第26页 |
2. 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 | 第26页 |
(四)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第26-28页 |
1. 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数据汇总 | 第26页 |
2. 利用SPSS17.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统计分析 | 第26-28页 |
四、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学科知识统计分析 | 第28-43页 |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第28-29页 |
1. 教师的学校及地区分布 | 第28页 |
2. 教师的性别分布 | 第28页 |
3. 教师年龄与教龄分布 | 第28-29页 |
4. 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分布 | 第29页 |
5. 教师的课程学习及专业类型分布 | 第29页 |
(二)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学科知识调查分析 | 第29-35页 |
1. 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 第30-32页 |
2. 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32-33页 |
3. 高中化学教师对“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33-35页 |
(三) 高中化学教师《化学反应原理》学科知识的主观认识分析 | 第35-39页 |
1. 教师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存在困难 | 第35-36页 |
2. 教师对于引入大学知识的认识 | 第36-37页 |
3. 教师解决学科问题方法统计 | 第37-39页 |
(四) 不同化学教师《化学反应原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分析 | 第39-43页 |
1. 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2. 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40页 |
3. 不同年龄和教龄教师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4. 不同学历教师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41页 |
5. 不同职称教师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41-43页 |
五、结论和建议 | 第43-48页 |
(一) 结论 | 第43-45页 |
1. 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存在教学的困难 | 第43页 |
2. 不同教师解决学科问题和提升自我方式不同 | 第43页 |
3. 教师自身素质或观念影响学科知识的掌握 | 第43-44页 |
4. 教师知识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 | 第44页 |
5. 学校发展对教师驾驭学科知识存在影响 | 第44-45页 |
(二) 建议 | 第45-46页 |
1. 提升县镇教师整体素质,更大程度实现教育公平 | 第45页 |
2. 加强同事间交流研讨,重视多途径解决学科问题 | 第45页 |
3. 针对教师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方式提升 | 第45-46页 |
(三) 反思 | 第46-48页 |
1. 调查过程的不足 | 第46-47页 |
2. 论文研究中的不足 | 第47页 |
3. 个人的知识缺憾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对新课程中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教学情况的调查 | 第50-54页 |
附录2 教师总体情况汇总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