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甜蜜素的性质及用途 | 第15-16页 |
1.1.1 甜味剂简介 | 第15页 |
1.1.2 甜蜜素的性质及用途 | 第15-16页 |
1.2 甜蜜素的合成途径 | 第16-19页 |
1.2.1 环己氨和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合成甜蜜素 | 第16页 |
1.2.2 环己氨和氨基磺酸合成甜蜜素 | 第16-17页 |
1.2.3 环己氨和氨基磺酸铵合成甜蜜素 | 第17页 |
1.2.4 环己氨和三氧化硫合成甜蜜素 | 第17-18页 |
1.2.5 环己氨和氯磺酸或其盐合成甜蜜素 | 第18页 |
1.2.6 异氰酸环己酯和硫酸合成甜蜜素 | 第18页 |
1.2.7 苯基氨基磺酸或其盐催化加氢合成甜蜜素 | 第18-19页 |
1.2.8 连三硫酸钠和环己氨合成甜蜜素 | 第19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3.1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甜蜜素结晶热力学研究 | 第21-51页 |
2.1 固-液两相平衡 | 第21-30页 |
2.1.1 溶解度的定义 | 第21-22页 |
2.1.2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2.1.3 溶解模型 | 第23-26页 |
2.1.4 溶解度模型验证 | 第26-27页 |
2.1.5 介稳区 | 第27-28页 |
2.1.6 热力学性质 | 第28-30页 |
2.2 实验研究 | 第30-33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0页 |
2.2.2 实验室仪器 | 第30-31页 |
2.2.3 溶解度测定 | 第31-32页 |
2.2.4 介稳区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3-49页 |
2.3.1 溶解度数据分析处理 | 第33-36页 |
2.3.2 介稳区 | 第36页 |
2.3.3 模型拟合 | 第36-46页 |
2.3.4 热力学函数 | 第46-49页 |
2.4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甜蜜素结晶工艺过程研究 | 第51-67页 |
3.1 理论 | 第51-55页 |
3.1.1 结晶 | 第51-52页 |
3.1.2 晶体结构的检测 | 第52-53页 |
3.1.3 红外光谱技术(IR) | 第53页 |
3.1.4 热分析法 | 第53-54页 |
3.1.5 X-射线衍射法(XRD) | 第54页 |
3.1.6 粒度分析 | 第54-55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55-58页 |
3.2.1 热重分析(TG-DTA)和差示扫描量热(DSC) | 第55页 |
3.2.2 红外吸收光谱 | 第55-56页 |
3.2.3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56-57页 |
3.2.4 粒度分布 | 第57页 |
3.2.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57页 |
3.2.6 甜蜜素结晶的实验流程 | 第57-58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8-65页 |
3.3.1 搅拌速率对甜蜜素结晶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3.3.2 养晶时间对甜蜜素结晶效果的影响 | 第60-62页 |
3.3.3 结晶温度对甜蜜素结晶工艺的研究 | 第62-64页 |
3.3.4 干燥时间对甜蜜素结晶工艺的研究 | 第64页 |
3.3.5 最佳工艺条件下结晶产品的粒度分布 | 第64-65页 |
3.4 小结 | 第65-67页 |
第四章 甜蜜素晶体结构解析 | 第67-85页 |
4.1 理论 | 第67-73页 |
4.1.1 晶体 | 第67-68页 |
4.1.2 成核 | 第68-70页 |
4.1.3 二次成核过程 | 第70-71页 |
4.1.4 晶体生长 | 第71-72页 |
4.1.5 聚结、破碎、老化 | 第72页 |
4.1.6 诱导期与表面张力 | 第72-73页 |
4.1.7 表面熵因子 | 第73页 |
4.2 晶体结构的预测 | 第73-75页 |
4.2.1 晶体结构解析理论 | 第74页 |
4.2.2 晶体结构的解析 | 第74-75页 |
4. 3 结果与讨论 | 第75-82页 |
4.3.1 生长模式的确定 | 第75-76页 |
4.3.2 晶胞结构 | 第76-82页 |
4.4 小结 | 第82-8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7页 |
5.1 结论 | 第85页 |
5.2 建议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 | 第91-105页 |
致谢 | 第105-10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7-109页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第109-111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11-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