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7-2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第7-8页 |
一、研究的缘由 | 第7-8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8-20页 |
一、美工区材料投放的研究 | 第8-11页 |
二、教师指导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经验的定义 | 第12-13页 |
四、审美经验的研究 | 第13-16页 |
五、幼儿审美经验的研究 | 第16-20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页 |
一、审美经验 | 第20页 |
二、幼儿审美经验 | 第20页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第20-23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0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20页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20-21页 |
四、研究方法及实施 | 第21-22页 |
五、资料旳处理与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美工区材料与幼儿审美经验的分析 | 第23-45页 |
第一节 分析框架与典型案例展示 | 第23-38页 |
一、对各年龄班美工区活动的量化分析 | 第23-24页 |
二、美工区材料投放和教师指导的分析框架 | 第24-25页 |
三、只提供操作材料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25-30页 |
四、既有操作材料又有教师指导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30-38页 |
第二节 美工区材料与幼儿审美经验的分析 | 第38-45页 |
一、美工区材料结构与幼儿审美经验的分析 | 第38-42页 |
二、美工区材料投放因素与幼儿审美经验的分析 | 第42-45页 |
第三章 教师指导与幼儿审美经验的分析 | 第45-54页 |
第一节 教师内在的审美素质影响幼儿的审美经验 | 第45-46页 |
一、教师对幼儿审美经验的发展负有导向性责任 | 第45页 |
二、教师自身审美素养有待提升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与幼儿审美经验之间的分析 | 第46-54页 |
一、导入环节教师存在高控制会限制幼儿自发的审美表现 | 第46-47页 |
二、观察环节教师指导的时机和方式不当影响幼儿的审美经验 | 第47-51页 |
三、评价环节教师以幼儿为主体的指导帮助幼儿拓展审美经验 | 第51-54页 |
第四章 教育建议及研究反思 | 第54-60页 |
第一节 为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对美工区材料投放提出的建议 | 第54-56页 |
一、为拓展幼儿审美经验,不同结构材料的投放原则 | 第54页 |
二、对幼儿审美经验具有不同作用的三类材料 | 第54-56页 |
第二节 为提高幼儿的审美经验,对美工区教师指导提出的建议 | 第56-59页 |
一、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的审美素养 | 第56页 |
二、对教师在导入环节的指导建议 | 第56-57页 |
三、对教师在观察环节的指导建议 | 第57-58页 |
四、对教师在点评环节的指导建议 | 第58-59页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59-60页 |
一、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 第59页 |
二、对研究内容的反思 | 第59页 |
三、对研究者自身的反思 | 第59-60页 |
参考资料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