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16页 |
1.1 研究的缘起 | 第9-11页 |
1.1.1 知识经济时代的召唤 | 第9页 |
1.1.2 新一轮化学课程改革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9-10页 |
1.1.3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的现状 | 第10页 |
1.1.4 一名九年级化学教师的思考 | 第10-11页 |
1.1.5 范例教学在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中的应用现状 | 第11页 |
1.2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范例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范例教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范例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5-16页 |
2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探析 | 第16-25页 |
2.1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2.1.1 认知迁移理论 | 第16页 |
2.1.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17页 |
2.1.3 范例教学论 | 第17-21页 |
2.2 本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分析 | 第21-22页 |
2.2.1 教学模式 | 第21页 |
2.2.2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教学模式 | 第21页 |
2.2.3 范例教学的内涵 | 第21-22页 |
2.3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中实施范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2-25页 |
2.3.1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中实施范例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3页 |
2.3.2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中实施范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25页 |
3 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范例教学模式的构建 | 第25-36页 |
3.1 教学模式的涵义 | 第25-26页 |
3.2 教学模式的特征 | 第26-27页 |
3.2.1 以范例的开发为基础,凸显范例的方块性 | 第26页 |
3.2.2 以范例的分析与范例的拓展为途径,凸显范例的内在规律性 | 第26-27页 |
3.2.3 以“学大于教”为出发点和归宿,凸显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迁移性 | 第27页 |
3.3 教学模式的结构 | 第27-28页 |
3.4 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 | 第28-29页 |
3.4.1 精选内容,开发范例 | 第28页 |
3.4.2 创设情境,呈现范例 | 第28页 |
3.4.3 引导分析,总结规律 | 第28页 |
3.4.4 范例拓展,提升认识 | 第28-29页 |
3.4.5 迁移训练,学以致用 | 第29页 |
3.5 教学模式的应用原则 | 第29-30页 |
3.5.1 主体性原则 | 第29页 |
3.5.2 互动性原则 | 第29-30页 |
3.5.3 课题性原则 | 第30页 |
3.5.4 激励性原则 | 第30页 |
3.6 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 第30-35页 |
3.6.1 做好范例的开发,在观察中发现思考 | 第30-32页 |
3.6.2 设好范例的呈现,在分析中体验建构 | 第32-34页 |
3.6.3 着重范例的拓展,在反思中概括凝练 | 第34-35页 |
3.6.4 精选范例的习题,在应用中迁移巩固 | 第35页 |
3.7 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 | 第35-36页 |
4 范例教学在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中的实践研究 | 第36-51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6页 |
4.2 研究时间和对象 | 第36页 |
4.3 研究内容 | 第36页 |
4.4 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4.5 变量控制 | 第37页 |
4.6 实验数据的收集方法 | 第37页 |
4.7 研究过程 | 第37-38页 |
4.8 范例教学实践课例与分析 | 第38-45页 |
4.8.1 课例一 | 第38-41页 |
4.8.2 课例二 | 第41-43页 |
4.8.3 课例三 | 第43-45页 |
4.9 范例教学在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中的实践成果及反思 | 第45-51页 |
4.9.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6-49页 |
4.9.2 学习成绩分析 | 第49-50页 |
4.9.3 学生对“范例教学”的评价 | 第50页 |
4.9.4 化学中考复习效果总结 | 第50-51页 |
5 结论 | 第51-54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5.1.1 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 第51-52页 |
5.1.2 实践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 第52页 |
5.2 反思与展望 | 第52-54页 |
5.2.1 创新与难题 | 第52-53页 |
5.2.2 对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第53-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附录1 | 第56-57页 |
附录2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