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N校小学生对学校墙面符号体验的教育现象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论文框架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28页
    1.1 选题缘由第9-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2.1 关于学校墙面的研究第11-14页
        1.2.2 关于教育现象学的研究第14-17页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第17-18页
    1.3 研究意义第18-19页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9-21页
        1.4.1 学校墙面符号第19-20页
        1.4.2 体验第20-21页
    1.5 研究方法第21-27页
        1.5.1 方法论思考第21-25页
        1.5.2 研究准备第25-27页
    1.6 研究特色和不足之处第27-28页
第2章 直观现象小学生对学校墙面符号的体验描述第28-44页
    2.1 有关墙面符号设置目的的体验描述第29-34页
    2.2 有关墙面符号内容的体验描述第34-37页
    2.3 有关墙面符号形式的体验描述第37-44页
第3章 本质追问学校墙面符号设置给学生带来了什么第44-53页
    3.1 墙面上学生作品展示的交流目的转为评比第45页
    3.2 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墙面符号容易干扰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第45-46页
    3.3 学校墙面符号设置缺乏对学生体验感受的关注第46-47页
    3.4 竞争评比的墙面符号容易让学生滋生浮躁心理第47-48页
    3.5 墙面符号设置存在忽视学生对符号内容要求的现象第48-49页
    3.6 缺乏学生信息和参与设置的墙面符号忽视学生的主体存在第49-50页
    3.7 规范式的墙面符号容易带给学生压抑感第50-51页
    3.8 缺乏特色和活力的学校墙面符号丧失对学生的吸引力第51-53页
第4章 教育反思在校园墙面符号教育意义的实现中关注学生的存在第53-65页
    4.1 关注学生在学校墙面符号中的存在第54-57页
        4.1.1 关注学校墙面符号中学生的主体性存在第54-56页
        4.1.2 关注学校墙面符号中学生的独特性存在第56-57页
    4.2 对在学生身上实现墙面符号教育意义的认识第57-65页
        4.2.1 对教育意义的认识第58页
        4.2.2 对学校墙面符号的教育意义的认识第58-63页
        4.2.3 对教育者自身作用在墙面符号实现教育意义中的认识第63-65页
结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附录一第69-71页
附录二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范例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下一篇:南昌市东湖区幼儿园教育成本分担现状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