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简要评述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3-14页 |
2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 第14-21页 |
·盈余管理相关概念 | 第14-16页 |
·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界定 | 第14-15页 |
·盈余管理相关的概念 | 第15-16页 |
·本文对盈余管理的界定 | 第16页 |
·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 | 第16-19页 |
·自身效用最大化假设 | 第16-17页 |
·有限理性假设 | 第17页 |
·信息不对称现象存在 | 第17-18页 |
·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 第18页 |
·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和可选择性 | 第18-19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理论 | 第19-21页 |
·企业分红动机 | 第19页 |
·债务契约动机 | 第19页 |
·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动机 | 第19-20页 |
·政治成本动机 | 第20页 |
·资本市场动机 | 第20-21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1-30页 |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状况 | 第21-2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背景 | 第21-2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形式 | 第22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和手段 | 第22-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 | 第22-23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 第23-26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及利弊分析 | 第26-30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第26-27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利弊分析 | 第27-30页 |
4 案例分析 | 第30-37页 |
·样本选取 | 第30-31页 |
·评价指标的描述性分析 | 第31页 |
·数据处理 | 第31-34页 |
·分析结果 | 第34-37页 |
5 促进盈余管理健康发展的政策及建议 | 第37-44页 |
·继续完善会计规范 | 第37-38页 |
·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督 | 第38-39页 |
·继续改进证券监督 | 第39-40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0-42页 |
·规范政府行为,减少行政干预 | 第42页 |
·加强道德诚信建设 | 第42-44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4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44-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研究生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