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基础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现状 | 第10页 |
1.1.2 当地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现状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1 文献法 | 第13页 |
1.4.2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1.4.3 访谈调查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概述 | 第14-18页 |
2.1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特色 | 第14-16页 |
2.1.1 生动活泼的造型 | 第14-15页 |
2.1.2 富含象征意义的色彩 | 第15-16页 |
2.1.3 多变的线条纹样 | 第16页 |
2.2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的教育功能及价值 | 第16-18页 |
2.2.1 培养学生乡土情怀 | 第17页 |
2.2.2 扩大非遗受众群体 | 第17-18页 |
第3章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 第18-24页 |
3.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18-21页 |
3.1.1 沅陵县中学生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程度的调查 | 第18-19页 |
3.1.2 辰州傩面具艺术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现状的调查 | 第19-20页 |
3.1.3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前景的调查 | 第20-21页 |
3.2 访谈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4页 |
3.2.1 辰州傩戏难以传承 | 第21页 |
3.2.2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缺乏应用 | 第21-24页 |
第4章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 第24-30页 |
4.1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原则 | 第24-26页 |
4.1.1 以学生为本原则 | 第24-25页 |
4.1.2 坚持本土特色原则 | 第25-26页 |
4.1.3 循序渐进原则 | 第26页 |
4.1.4 综合性原则 | 第26页 |
4.2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步骤与方法 | 第26-30页 |
4.2.1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实施步骤 | 第26-28页 |
4.2.2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应用于初中美术教学的一般方法 | 第28-30页 |
第5章 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案例 | 第30-44页 |
5.1 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践 | 第30-41页 |
5.1.1 造型·表现教学模块 | 第31-34页 |
5.1.2 设计·应用教学模块 | 第34-37页 |
5.1.3 综合·探索教学模块 | 第37-39页 |
5.1.4 欣赏·评述教学模块 | 第39-41页 |
5.2 教学反思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A | 第48-52页 |
附录B | 第52-56页 |
附录C | 第56-58页 |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