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美育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初中音乐教学传承娄底民间音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第9-10页
        1.1.1 研究意义第9页
        1.1.2 研究目的第9-10页
        1.1.3 研究对象第10页
    1.2 研究背景与方法第10-11页
        1.2.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2.2 研究的方法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5页
        1.3.1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第2章 娄底民间音乐概述第15-23页
    2.1 娄底民间音乐的价值和意义第15-18页
        2.1.1 娄底民间音乐的价值和意义第15-16页
        2.1.2 娄底民间音乐的传承现状第16-18页
    2.2 娄底民间音乐的类型第18-20页
        2.2.1 山歌第18-19页
        2.2.2 小调第19页
        2.2.3 宗教仪式歌第19-20页
    2.3 娄底民间音乐的艺术特征第20-23页
        2.3.1 结构特点第20页
        2.3.2 调式和旋律特点第20页
        2.3.3 节奏节拍第20-23页
第3章 初中音乐教学传承娄底民间音乐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23-29页
    3.1 调查对象第23页
    3.2 调查内容第23-24页
    3.3 调查分析第24-29页
        3.3.1 教育界领导对本土音乐教学态度调查情况第24-25页
        3.3.2 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及教育质量调查第25-27页
        3.3.3 教师、学生民族传统音乐兴趣调查第27页
        3.3.4 娄底民间音乐教学现状调查第27-28页
        3.3.5 学生会唱娄底民歌情况调查第28-29页
第4章 初中音乐教学传承娄底民间音乐的对策研究第29-39页
    4.1 管理层面应当提供充足支持第29-30页
    4.2 教师层面应当优化教学手段第30-33页
        4.2.1 以教育提升教师本土音乐素养及意识第30页
        4.2.2 结合本土音乐形式构建教学目标第30-31页
        4.2.3 有效优化教学手段第31-33页
    4.3 学生层面应当培养审美意识第33-35页
        4.3.1 以生活体验构建学生审美第33-34页
        4.3.2 通过情景环境感受音乐之美第34页
        4.3.3 以拓展教学锻炼学生思维意识第34-35页
    4.4 以评课手段保障教学成果第35-39页
        4.4.1 树立正确的评课观念第35页
        4.4.2 建立生态型音乐评课模式第35-37页
        4.4.3 教师通过评课总结和反思教学行为第37-39页
第5章 初中音乐教学传承娄底民间音乐的案例分析第39-47页
    5.1 娄底山歌《资水滩歌》案例分析第39-42页
        5.1.1 旋律学习第41页
        5.1.2 歌词学习第41页
        5.1.3 艺术学习第41-42页
    5.2 娄底戏曲音乐《搬开山》案例分析第42-45页
    5.3 娄底宗教音乐《净坛咒》案例分析第45-47页
第6章 结语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录A第53-55页
附录B第55-57页
附录C第57-61页
附录D第61-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辰州傩戏面具艺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学化学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长株潭地区四所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