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8-11页 |
第一章 诵读及其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 | 第11-18页 |
第一节 诵读的概念与内涵 | 第11-13页 |
第二节 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 | 第13-18页 |
一、诵读教学符合文言文作品的语言特点 | 第15-16页 |
二、诵读有益于文言语感的养成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初中阶段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 第18-27页 |
第一节 初中阶段文言文诵读教学现状 | 第18-20页 |
第二节 诵读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20-27页 |
一、错误的诵读理念抑制了学生诵读的兴趣 | 第20-21页 |
二、不当的教学方式挤压了自主感悟的空间 | 第21-22页 |
三、薄弱的语法基础降低了文言文诵读的效率 | 第22-24页 |
四、破碎的文脉影响了诵读语感的形成 | 第24-25页 |
五、单一的评价方式影响了诵读的连续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初中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 第27-38页 |
第一节 首要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兴趣 | 第27-31页 |
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 第27-30页 |
二、添加有活力的教学形式 | 第30-31页 |
第二节 语文教师应恰当教学并起到诵读示范及指导作用 | 第31-33页 |
一、提高教师诵读素养,传授规范的诵读方法 | 第31-32页 |
二、拓展诵读范围,强化诵读指导的连续性 | 第32-33页 |
第三节 强化诵读语感,培养终身诵读习惯 | 第33-38页 |
一、优化文言文诵读的情境 | 第33-34页 |
二、培养良好的诵读习惯 | 第34-35页 |
三、诵读的练习巩固 | 第35-38页 |
第四章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几个关键 | 第38-42页 |
第一节 文言文诵读实施原则 | 第38-40页 |
一、诵读会意相结合,口到心到 | 第38-39页 |
二、活用背诵的三要素,熟读成诵 | 第39-40页 |
第二节 诵读教学实施过程 | 第40-42页 |
一、课前诵读准备 | 第40页 |
二、课堂诵读练习 | 第40页 |
三、课后诵读巩固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50页 |
问卷调查样卷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