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2 箱梁的受力特点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概况 | 第12-14页 |
1.4 文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1.4.1 本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2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14-15页 |
2 梁格法分析单箱双室简支箱梁的弯曲效应 | 第15-27页 |
2.1 梁格法的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2.1.1 纵向弯曲变形 | 第15-16页 |
2.1.2 横向弯曲变形 | 第16页 |
2.1.3 扭转变形 | 第16-17页 |
2.1.4 畸变变形 | 第17页 |
2.2 单箱双室简支箱梁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弯曲效应 | 第17-23页 |
2.2.1 有机玻璃实验解 | 第17-19页 |
2.2.2 梁格模型解 | 第19-22页 |
2.2.3 梁格分析精度研究 | 第22-23页 |
2.3 单箱双室简支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曲效应 | 第23-25页 |
2.3.1 梁格计算解 | 第23-24页 |
2.3.2 梁格计算精度分析 | 第24-25页 |
2.4 单箱双室简支箱梁自振特性的梁格解 | 第25-26页 |
2.4.1 模型的建立 | 第25页 |
2.4.2 自振特性计算 | 第25-26页 |
2.4.3 精度分析 | 第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梁格法分析不同宽跨比和支撑体系下单箱双室箱梁的弯曲效应 | 第27-37页 |
3.1 梁格法分析不同宽跨比的单箱双室简支箱梁的弯曲效应 | 第27-32页 |
3.1.1 分析工况 | 第27页 |
3.1.2 梁格计算结果 | 第27-30页 |
3.1.3 精度分析 | 第30-32页 |
3.2 梁格法分析单箱双室悬臂箱梁和连续箱梁的弯曲效应 | 第32-36页 |
3.2.1 梁格法分析悬臂梁的弯曲效应 | 第32-34页 |
3.2.2 梁格法分析连续梁的弯曲效应 | 第34-35页 |
3.2.3 精度分析 | 第35-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梁条法分析单箱双室箱梁的弯曲效应 | 第37-53页 |
4.1 基本原理 | 第37-42页 |
4.1.1 基本假定 | 第38页 |
4.1.2 梁条法公式推导 | 第38-42页 |
4.2 梁条法分析单箱双室有机玻璃模型的弯曲效应 | 第42-44页 |
4.2.1 模型的建立 | 第42页 |
4.2.3 计算结果 | 第42-43页 |
4.2.4 精度分析 | 第43-44页 |
4.3 梁条法分析单箱双室铁路混凝箱梁的弯曲效应 | 第44-52页 |
4.3.1 单箱双室简支箱梁弯曲效应的梁条解 | 第44-47页 |
4.3.2 单箱双室悬臂箱梁以及连续箱梁弯曲效应的梁条解 | 第47-50页 |
4.3.3 精度分析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梁条法分析单箱三室箱梁的弯曲效应 | 第53-65页 |
5.1 梁条法分析单箱三室有机玻璃模型的弯曲效应 | 第53-56页 |
5.1.1 模型的建立 | 第54页 |
5.1.2 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5.1.3 精度分析 | 第55-56页 |
5.2 梁条法分析单箱三室公路混凝土箱梁的弯曲效应 | 第56-64页 |
5.2.1 单箱三室混凝土简支箱梁弯曲效应的梁条解 | 第56-59页 |
5.2.2 单箱三室混凝土悬臂箱梁以及连续梁弯曲效应的梁条解 | 第59-62页 |
5.2.3 精度分析 | 第62-64页 |
5.3 本章结论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