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桥梁震害 | 第8-10页 |
1.3 桥梁震害教训 | 第10-11页 |
1.4 研究桥梁抗震性能的意义 | 第11-12页 |
1.5 减隔震发展 | 第12-13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15-18页 |
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第15-16页 |
2.1.1 振型最大地震作用 | 第15页 |
2.1.2 振型组合 | 第15-16页 |
2.2 时域逐步积分法 | 第16-18页 |
3 纤维模型分析 | 第18-43页 |
3.1 工程概况 | 第18-19页 |
3.2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 | 第19-23页 |
3.3 桩土相互作用模拟 | 第23-24页 |
3.3.1 场地土参数 | 第23-24页 |
3.3.2 土弹簧刚度计算 | 第24页 |
3.4 地震波的选取 | 第24-26页 |
3.5 纤维模型建立 | 第26-41页 |
3.5.1 材料本构关系 | 第27-29页 |
3.5.2 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6页 |
3.5.3 仅考虑顺桥向非线性与考虑多轴铰非线性比较 | 第36-38页 |
3.5.4 截面开裂情况 | 第38-40页 |
3.5.5 考虑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纤维模型分析 | 第40-41页 |
3.6 小结 | 第41-43页 |
4 液体粘滞阻尼器减震研究 | 第43-55页 |
4.1 本构关系 | 第43-44页 |
4.2 模型建立 | 第44-49页 |
4.2.1 地震响应计算结果 | 第46-49页 |
4.3 液体粘滞阻尼器参数确定 | 第49-54页 |
4.3.1 粘滞阻尼器位置选择 | 第50页 |
4.3.2 耗能减震效果 | 第50-54页 |
4.4 小结 | 第54-55页 |
5 摩擦摆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研究 | 第55-75页 |
5.1 FPB和铅芯橡胶支座隔震分析 | 第55-66页 |
5.1.1 摩擦摆支座工作原理 | 第55-56页 |
5.1.2 摩擦摆支座恢复力模型 | 第56页 |
5.1.3 摩擦摆支座力学参数取值 | 第56-57页 |
5.1.4 铅芯橡胶支座工作原理 | 第57-58页 |
5.1.5 铅芯橡胶支座参数选取 | 第58-59页 |
5.1.6 两种支座隔震数据分析 | 第59-66页 |
5.2 考虑竖向地震动作用下FPB对连续梁桥隔震 | 第66-68页 |
5.3 动摩擦系数 μs对FPB隔震影响 | 第68-69页 |
5.4 考虑不同曲率半径FPB对隔震的影响 | 第69-70页 |
5.5 粘滞阻尼器与FPB组合减隔震分析 | 第70-74页 |
5.6 小结 | 第74-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结论 | 第75-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